1
|
紫薯新品种徐紫薯8号及保优栽培技术
|
刘明
张允刚
李洪民
张爱君
陈晓光
靳容
张立平
唐忠厚
|
《作物研究》
|
2020 |
1
|
|
2
|
优质鲜食及加工型甘薯新品种徐紫薯8号生产力及特性鉴定
|
后猛
张允刚
刘亚菊
王欣
唐维
闫会
马代夫
李强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3
|
基于SSR标记的76份紫心甘薯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高闰飞
李强
苏在兴
后猛
唐维
杨强强
刘旋旋
闫会
王欣
刘亚菊
张允刚
马代夫
|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4
|
生育期对徐紫薯8号品质及结薯性的影响
|
闫会
张允刚
刘亚菊
王欣
后猛
唐维
马代夫
李强
|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5
|
73份紫心甘薯品种SSR标记指纹图谱构建
|
高闰飞
苏在兴
后猛
唐维
刘旋旋
闫会
王欣
刘亚菊
张允刚
马代夫
李强
|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19 |
3
|
|
6
|
甘薯淀粉合成关键酶AGPase小亚基双顺反子共表达载体构建
|
唐维
李强
张允刚
后猛
闫会
刘亚菊
王欣
马代夫
|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19 |
0 |
|
7
|
徐紫薯8号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与体细胞胚发生
|
杨强强
闫会
谢昊
后猛
唐维
李强
张允刚
王欣
刘亚菊
|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19 |
2
|
|
8
|
高产多抗食用型甘薯新品种徐紫薯6号的选育及鉴定
|
后猛
张允刚
刘亚菊
王欣
唐维
闫会
马代夫
李强
|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19 |
0 |
|
9
|
适合机械化收获的甘薯品种筛选及育种研究
|
唐维
张允刚
李强
后猛
王欣
闫会
马代夫
刘亚菊
|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CAS
|
2017 |
0 |
|
10
|
基因型和栽插密度对甘薯农艺性状及结薯习性的影响
|
闫会
李强
张允刚
后猛
唐维
王欣
刘亚菊
马代夫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11
|
适合机械化收获的甘薯品种筛选及育种研究
|
唐维
张允刚
李强
后猛
王欣
闫会
马代夫
刘亚菊
|
《农学学报》
|
2017 |
3
|
|
12
|
不同土壤类型和生态环境对紫色甘薯块根品质特性的影响
|
闫会
李强
张允刚
王欣
刘亚菊
后猛
唐维
马代夫
|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CAS
|
2017 |
0 |
|
13
|
基因型和栽插密度对甘薯农艺性状及结薯习性的影响
|
闫会
李强
张允刚
后猛
唐维
王欣
刘亚菊
马代夫
|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CAS
|
2017 |
0 |
|
14
|
高胡萝卜素甘薯新品种徐渝薯3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
王欣
李强
张允刚
后猛
唐维
闫会
马代夫
刘亚菊
|
《湖北农业科学》
|
2016 |
3
|
|
15
|
江苏沿海滩涂盐渍地甘薯新品种适应性研究
|
王欣
刘亚菊
张允刚
后猛
唐维
闫会
李强
|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16 |
3
|
|
16
|
不同土壤类型和生态环境对紫色甘薯块根品质特性的影响
|
闫会
李强
张允刚
王欣
刘亚菊
后猛
唐维
马代夫
|
《江西农业学报》
CAS
|
2016 |
3
|
|
17
|
高花青素型甘薯新品种徐紫薯4号产量及营养品质性状研究
|
后猛
张允刚
刘亚菊
王欣
唐维
闫会
马代夫
李强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8
|
外界因素对徐紫薯3号产量与花青素积累的影响
|
唐维
李强
张允刚
王欣
后猛
刘亚菊
闫会
马代夫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9
|
盐胁迫对紫甘薯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龚秋
王欣
后猛
唐维
闫会
张允刚
刘亚菊
李强
马代夫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20
|
江苏徐州甘薯种植区金龟子种类调查及发生趋势初探
|
闫会
薛程
张允刚
马代夫
李强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15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