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作者导航
机构导航
期刊评价报告
期刊开放获取
下载APP
登录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检索历史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秸秆覆盖量对红壤旱地棉花生长及土壤温度的影响
预览
被引量:
2
1
作者
崔爱花
杜
传
莉
+2 位作者
黄国勤
王淑彬
赵其国
《生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33-740,共8页
为探索红壤旱地较适宜的秸秆覆盖量,采取随机区组大田试验,设置4个秸秆覆盖水平:S1为0 kg/hm^2、S2为4375 kg/hm^2,S3为8750 kg/hm^2和S4为13125 kg/hm^2,研究秸秆覆盖量对红壤旱地棉花产量、出苗率、株高、叶绿素含量和土壤温度的影...
为探索红壤旱地较适宜的秸秆覆盖量,采取随机区组大田试验,设置4个秸秆覆盖水平:S1为0 kg/hm^2、S2为4375 kg/hm^2,S3为8750 kg/hm^2和S4为13125 kg/hm^2,研究秸秆覆盖量对红壤旱地棉花产量、出苗率、株高、叶绿素含量和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处理(S2—S4)较不覆盖处理(S1),一是提高棉花出苗率,差异极显著(P〈0.01);二是影响棉花生育后期的主茎生长速度,以S4效果最好;三是可明显促进棉花叶绿素含量的增加,且以S3和S4的效果较好;四是调节土壤温度,在8:00和20:00提高土壤温度,在14:00降低土壤温度,且日均地温变化幅度小,但随着土层的加深,调温作用逐渐减弱,整个覆盖期内日均温的差值与土壤深度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五是显著增加棉花产量,S2、S3和S4分别比S1高11.4%、35.9%和37.7%,差异极显著(P〈0.01),且随着覆盖量的增加,增产效果逐渐提高。综合来看,秸秆覆盖在改善红壤旱地棉花产量、出苗率、株高、叶绿素含量、调节土壤温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且以8750—13125 kg/hm^2效果显著,是红壤旱地值得推广的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量
红壤旱地
棉花生长
土壤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壤旱地棉田间作小气候效应初步研究
预览
被引量:
1
2
作者
崔爱花
杜
传
莉
黄国勤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6年第4期290-294,共5页
为研究棉田间作对田间小气候的影响,共设置4个处理:棉花单作、棉花间作花生、棉花间作甘薯、棉花间作大豆,研究不同间作棉田群体对不同层次的光强、土壤温度以及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棉花单作系统相比,间作系统可通...
为研究棉田间作对田间小气候的影响,共设置4个处理:棉花单作、棉花间作花生、棉花间作甘薯、棉花间作大豆,研究不同间作棉田群体对不同层次的光强、土壤温度以及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棉花单作系统相比,间作系统可通过改变受光结构、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等促进棉花生长发育,利于棉花种植获得高产;棉花间作大豆模式是较适宜在红壤旱地推广的间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田
间作
红壤旱地
小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棉花主要抗旱鉴定指标研究进展
预览
被引量:
17
3
作者
杜
传
莉
黄国勤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 17-20,共4页
从形态指标、生长发育指标、产量指标、生理指标、生化指标、生态指标,以及综合指标等7个方面,概述国内外有关棉花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进展,描述棉花各个生育期以及全生育期不同干旱胁迫程度对棉花各方面性状的影响,提出棉花主要抗旱...
从形态指标、生长发育指标、产量指标、生理指标、生化指标、生态指标,以及综合指标等7个方面,概述国内外有关棉花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进展,描述棉花各个生育期以及全生育期不同干旱胁迫程度对棉花各方面性状的影响,提出棉花主要抗旱鉴定指标和方法,对生产实践中制定棉花抗旱育种策略和抗旱耕作栽培措施,实现棉花抗旱夺丰收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抗旱
鉴定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南丘陵区农田耕作制度调查及综合评价——以江西省为例
预览
被引量:
1
4
作者
黄国勤
刘彬彬
+5 位作者
赵梅
林青
杜
传
莉
杨滨娟
韩美荣
吴春平
《耕作与栽培》
2011年第4期 1-2,20,共3页
通过对江西省吉安县、上犹县、莲花县、瑞昌县、余江县、鄱阳县进行耕作制度调查,整理出8种常见复种方式。采用功效评分法对其进行评价得出:M6(冬闲—玉米+大豆—晚稻)、M2(绿肥—早稻—晚稻)两种复种方式综合效益最优,适合在江...
通过对江西省吉安县、上犹县、莲花县、瑞昌县、余江县、鄱阳县进行耕作制度调查,整理出8种常见复种方式。采用功效评分法对其进行评价得出:M6(冬闲—玉米+大豆—晚稻)、M2(绿肥—早稻—晚稻)两种复种方式综合效益最优,适合在江南丘陵区推广种植。其他冬闲二熟或一熟复种方式,农田综合效益较低,不宜推广。在生产实践中,应大力发展多熟耕作制度,以提高土地光热资源利用率,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增加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制度
综合评价
复种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稻草覆盖对红壤旱地棉田土壤肥力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预览
被引量:
8
5
作者
王淑彬
杜
传
莉
+1 位作者
黄国勤
赵其国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 1687-1692,共6页
通过对棉田进行不同量的稻草覆盖,研究了不同稻草覆盖量对土壤的化学性状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覆盖不但能改善土壤的化学性状,增加土壤微生物,同时能增强土壤酶活性。棉花种植前和收获后相比,稻草覆盖能够明显增加土壤有...
通过对棉田进行不同量的稻草覆盖,研究了不同稻草覆盖量对土壤的化学性状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覆盖不但能改善土壤的化学性状,增加土壤微生物,同时能增强土壤酶活性。棉花种植前和收获后相比,稻草覆盖能够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速效钾的质量分数,并随着覆盖量的增加而升高,而速效氮、速效磷质量分数在棉花种植前和收获后相比呈下降趋势。少量覆盖最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增加,中量覆盖放线菌和硝化细菌会有所减少,大量覆盖反而会让部分微生物减少。另外,稻草覆盖处理均有提高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及脲酶活性的作用,且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的活性随着稻草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覆盖
土壤肥力
微生物
酶活性
红壤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壤旱地棉田覆盖种植对棉花生长和农田环境的影响
预览
被引量:
4
6
作者
黄国勤
贺娟芬
+2 位作者
王翠玉
王开磊
杜
传
莉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 336-342,共7页
此研究通过分析红壤旱地棉田不同覆盖种植的生态环境效应,以期为红壤旱地推广适宜的种植模式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对不同覆盖方式下棉花生长发育、土壤温度和水分以及土壤碳氮比变化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三种不同...
此研究通过分析红壤旱地棉田不同覆盖种植的生态环境效应,以期为红壤旱地推广适宜的种植模式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对不同覆盖方式下棉花生长发育、土壤温度和水分以及土壤碳氮比变化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三种不同覆盖处理即不覆盖、秸秆覆盖、地膜覆盖中,以秸秆覆盖最优,其覆盖处理下的棉花株高,叶绿素含量以及棉花生育进程均优于其余两个处理,降低日较差温度,能够有效地缓解夏季高温干旱带来的负面效应,土壤养分含量也明显高于其余两个处理;其次为地膜覆盖,其覆盖条件下20cm深度土壤含水量高于其余两个处理,保水效果明显。通过综合分析可知:秸秆覆盖优于地膜覆盖,地膜覆盖优于不覆盖。其秸秆覆盖是红壤旱地值得推广的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种植
棉田生态系统
棉花生长
农田环境
红壤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秸秆覆盖量对红壤旱地棉花生长及土壤温度的影响
预览
被引量:
2
1
作者
崔爱花
杜
传
莉
黄国勤
王淑彬
赵其国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出处
《生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33-740,共8页
基金
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助项目(YC2016-B03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300209)
文摘
为探索红壤旱地较适宜的秸秆覆盖量,采取随机区组大田试验,设置4个秸秆覆盖水平:S1为0 kg/hm^2、S2为4375 kg/hm^2,S3为8750 kg/hm^2和S4为13125 kg/hm^2,研究秸秆覆盖量对红壤旱地棉花产量、出苗率、株高、叶绿素含量和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处理(S2—S4)较不覆盖处理(S1),一是提高棉花出苗率,差异极显著(P〈0.01);二是影响棉花生育后期的主茎生长速度,以S4效果最好;三是可明显促进棉花叶绿素含量的增加,且以S3和S4的效果较好;四是调节土壤温度,在8:00和20:00提高土壤温度,在14:00降低土壤温度,且日均地温变化幅度小,但随着土层的加深,调温作用逐渐减弱,整个覆盖期内日均温的差值与土壤深度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五是显著增加棉花产量,S2、S3和S4分别比S1高11.4%、35.9%和37.7%,差异极显著(P〈0.01),且随着覆盖量的增加,增产效果逐渐提高。综合来看,秸秆覆盖在改善红壤旱地棉花产量、出苗率、株高、叶绿素含量、调节土壤温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且以8750—13125 kg/hm^2效果显著,是红壤旱地值得推广的栽培模式。
关键词
秸秆覆盖量
红壤旱地
棉花生长
土壤温度
Keywords
straw mulch amount
red soil drylands
cotton growth
soil temperature
分类号
S152.8 [农业科学—土壤学][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壤旱地棉田间作小气候效应初步研究
预览
被引量:
1
2
作者
崔爱花
杜
传
莉
黄国勤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出处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6年第4期290-294,共5页
基金
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助项目(编号:YC2016-B035).
文摘
为研究棉田间作对田间小气候的影响,共设置4个处理:棉花单作、棉花间作花生、棉花间作甘薯、棉花间作大豆,研究不同间作棉田群体对不同层次的光强、土壤温度以及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棉花单作系统相比,间作系统可通过改变受光结构、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等促进棉花生长发育,利于棉花种植获得高产;棉花间作大豆模式是较适宜在红壤旱地推广的间作模式。
关键词
棉田
间作
红壤旱地
小气候
Keywords
upland red soil
cotton field
intercropping
microclimate
分类号
S344.2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农业科学—农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棉花主要抗旱鉴定指标研究进展
预览
被引量:
17
3
作者
杜
传
莉
黄国勤
机构
教育部/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 17-20,共4页
基金
国家教育部2003年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0306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重点项目(U1033004)
文摘
从形态指标、生长发育指标、产量指标、生理指标、生化指标、生态指标,以及综合指标等7个方面,概述国内外有关棉花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进展,描述棉花各个生育期以及全生育期不同干旱胁迫程度对棉花各方面性状的影响,提出棉花主要抗旱鉴定指标和方法,对生产实践中制定棉花抗旱育种策略和抗旱耕作栽培措施,实现棉花抗旱夺丰收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关键词
棉花
抗旱
鉴定指标
Keywords
cotton
drought-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of indicators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南丘陵区农田耕作制度调查及综合评价——以江西省为例
预览
被引量:
1
4
作者
黄国勤
刘彬彬
赵梅
林青
杜
传
莉
杨滨娟
韩美荣
吴春平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11年第4期 1-2,20,共3页
基金
农业部生态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江南丘陵区典型农田耕作制度调查及综合评价——以江西省为例”(编号:2009K18)
文摘
通过对江西省吉安县、上犹县、莲花县、瑞昌县、余江县、鄱阳县进行耕作制度调查,整理出8种常见复种方式。采用功效评分法对其进行评价得出:M6(冬闲—玉米+大豆—晚稻)、M2(绿肥—早稻—晚稻)两种复种方式综合效益最优,适合在江南丘陵区推广种植。其他冬闲二熟或一熟复种方式,农田综合效益较低,不宜推广。在生产实践中,应大力发展多熟耕作制度,以提高土地光热资源利用率,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增加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
关键词
耕作制度
综合评价
复种方式
分类号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草覆盖对红壤旱地棉田土壤肥力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预览
被引量:
8
5
作者
王淑彬
杜
传
莉
黄国勤
赵其国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江西省教育部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 1687-169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U1033004)
文摘
通过对棉田进行不同量的稻草覆盖,研究了不同稻草覆盖量对土壤的化学性状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覆盖不但能改善土壤的化学性状,增加土壤微生物,同时能增强土壤酶活性。棉花种植前和收获后相比,稻草覆盖能够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速效钾的质量分数,并随着覆盖量的增加而升高,而速效氮、速效磷质量分数在棉花种植前和收获后相比呈下降趋势。少量覆盖最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增加,中量覆盖放线菌和硝化细菌会有所减少,大量覆盖反而会让部分微生物减少。另外,稻草覆盖处理均有提高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及脲酶活性的作用,且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的活性随着稻草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强。
关键词
稻草覆盖
土壤肥力
微生物
酶活性
红壤旱地
Keywords
rice straw mulching
soil fertility
soil microbe
soil enzyme activity
upland red soil
分类号
S158 [农业科学—土壤学][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S154 [农业科学—土壤学][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壤旱地棉田覆盖种植对棉花生长和农田环境的影响
预览
被引量:
4
6
作者
黄国勤
贺娟芬
王翠玉
王开磊
杜
传
莉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 336-342,共7页
基金
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03067)
江西省农业厅2006年农牧渔业科研计划项目(赣农字[2006]23号)共同资助
文摘
此研究通过分析红壤旱地棉田不同覆盖种植的生态环境效应,以期为红壤旱地推广适宜的种植模式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对不同覆盖方式下棉花生长发育、土壤温度和水分以及土壤碳氮比变化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三种不同覆盖处理即不覆盖、秸秆覆盖、地膜覆盖中,以秸秆覆盖最优,其覆盖处理下的棉花株高,叶绿素含量以及棉花生育进程均优于其余两个处理,降低日较差温度,能够有效地缓解夏季高温干旱带来的负面效应,土壤养分含量也明显高于其余两个处理;其次为地膜覆盖,其覆盖条件下20cm深度土壤含水量高于其余两个处理,保水效果明显。通过综合分析可知:秸秆覆盖优于地膜覆盖,地膜覆盖优于不覆盖。其秸秆覆盖是红壤旱地值得推广的种植模式。
关键词
覆盖种植
棉田生态系统
棉花生长
农田环境
红壤旱地
Keywords
covered planting
ecosystem of cotton field
cotton growth
farmland environment
upland red soil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秸秆覆盖量对红壤旱地棉花生长及土壤温度的影响
崔爱花
杜
传
莉
黄国勤
王淑彬
赵其国
《生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红壤旱地棉田间作小气候效应初步研究
崔爱花
杜
传
莉
黄国勤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棉花主要抗旱鉴定指标研究进展
杜
传
莉
黄国勤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江南丘陵区农田耕作制度调查及综合评价——以江西省为例
黄国勤
刘彬彬
赵梅
林青
杜
传
莉
杨滨娟
韩美荣
吴春平
《耕作与栽培》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稻草覆盖对红壤旱地棉田土壤肥力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王淑彬
杜
传
莉
黄国勤
赵其国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红壤旱地棉田覆盖种植对棉花生长和农田环境的影响
黄国勤
贺娟芬
王翠玉
王开磊
杜
传
莉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帐号登录
手机快捷登录
扫码登录
登录
注册新用户
忘记密码
第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 录
第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使用
中文期刊助手
扫描二维码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标题
*
邮箱
*
反馈意见
*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
*
保存
取消
请在输入框中输入下图中的验证字符。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