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经标准BD方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诱导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和移植后维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行BD方案序贯auto-H...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经标准BD方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诱导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和移植后维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行BD方案序贯auto-HSCT及维持治疗的38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MM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1个月(9~64个月),3 a总体生存(OS)率为67.4%,3 a无进展生存(PFS)率为54.3%。auto-HSCT后应用“硼替佐米+沙利度胺”维持治疗组3 a PFS率高于单用沙利度胺维持治疗组(57.5%比49.4%,P<0.05)。应用“硼替佐米+沙利度胺”维持治疗组3 a OS率与单用沙利度胺维持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比61.3%,P>0.05)。结论BD方案序贯auto-HSCT是治疗MM的有效方法,移植后应用“硼替佐米+沙利度胺”进行维持治疗可进一步延长MM患者PFS。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经标准BD方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诱导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和移植后维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行BD方案序贯auto-HSCT及维持治疗的38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MM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1个月(9~64个月),3 a总体生存(OS)率为67.4%,3 a无进展生存(PFS)率为54.3%。auto-HSCT后应用“硼替佐米+沙利度胺”维持治疗组3 a PFS率高于单用沙利度胺维持治疗组(57.5%比49.4%,P<0.05)。应用“硼替佐米+沙利度胺”维持治疗组3 a OS率与单用沙利度胺维持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比61.3%,P>0.05)。结论BD方案序贯auto-HSCT是治疗MM的有效方法,移植后应用“硼替佐米+沙利度胺”进行维持治疗可进一步延长MM患者PFS。
文摘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合并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2013年4月至2017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住院的200例AL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30 d后患者的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44例)和生存组(15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果 初治AL、复发后再次诱导AL、诱导化疗期AL、应用糖皮质激素、中性粒细胞缺乏、感染性休克、不合适初始抗感染治疗与AL合并血流感染患者30 d内死亡相关( P <0.05 )。多因素分析显示,感染性休克(95% CI :3.240~22.052, P <0.05 )及不合适初始抗感染治疗(95% CI :2.151~13.367, P <0.05 )是AL合并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感染性休克及不合适初始抗感染治疗的AL合并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率高,应合理应用抗感染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