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弓形虫感染致男性不育2例
|
康建华
唐家平
蒋海英
|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
2005 |
3
|
|
2
|
弓形虫复合抗原基因P30-ROP2体外扩增、克隆及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
|
蒋华
何深一
周怀瑜
丛华
古钦民
李瑛
赵群力
|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
2005 |
4
|
|
3
|
弓形体抗原的免疫化学研究
|
沈继龙
徐秉锟
|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23
|
|
4
|
弓形虫棒状体蛋白2家族成员研究进展
|
张贤
甘小凤
程正阳
余莉
|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5
|
三株弓形虫速殖子体外培养形成包囊的研究
|
杨秀珍
王文实
|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6
|
|
6
|
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小鼠模型的制作
|
纳宁
何善阳
徐霖
陈康
何霞
廖冰
曹开源
|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7
|
弓形虫棒状体蛋白18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分析
|
王素凡
齐辰
陈滨
吴焜
陈晓光
|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8
|
弓形虫感染大鼠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
赖植发
陈晓光
|
《热带医学杂志》
CAS
|
2005 |
8
|
|
9
|
刚地弓形虫China 1基因型成囊株在小鼠体内的动态分布
|
王林
霍星星
陈兆武
陈鹤
余莉
宋晓蓉
Faustina Halm-Lai
罗庆礼
沈继龙
|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0
|
孕早期急性感染弓形虫致先天性弓形虫病胎鼠模型的建立
|
张皓云
孙秀宁
|
《山东医药》
CAS
|
2013 |
1
|
|
11
|
感染弓形体小鼠腹腔液体外存放保种方法的初步研究
|
岑伟家
周永华
|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
|
1990 |
0 |
|
12
|
弓形虫RH株致密颗粒蛋白GRA4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
林绮萍
吴少庭
翁亚彪
张仁利
高世同
黄达娜
袁仕善
雷明军
潘晖榕
|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13
|
编码弓形虫表面抗原P30、P22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郭岚
古钦民
李瑛
周怀瑜
赵群力
丛华
何深一
|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
2005 |
0 |
|
14
|
弓形虫进入宿主细胞的方式与机理
|
向选东
|
《实用预防医学》
CAS
|
1995 |
0 |
|
15
|
刚地弓形虫细胞培养的研究:Ⅰ磷脂酶A2对成囊株速殖子侵入细…
|
孙新
Cozon,G
|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
1995 |
9
|
|
16
|
十堰地区育龄妇女弓形虫血清流行病学分析
|
朱敬
朱名胜
卫荣华
杨树国
|
《中国热带医学》
CAS
|
2012 |
2
|
|
17
|
自噬相关5蛋白对刚地弓形虫刺激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
|
吴尚桦
耿娥燕
张静
张衡
施之强
汪汕
陆维
吴以振
王桂军
王勇
徐前明
|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8
|
编码刚地弓形虫棒状体蛋白2与主要表面抗原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
张佃波
高红刚
崔勇
魏庆宽
宰德富
李瑾
柏雪莲
赵立江
刘克义
|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
2006 |
0 |
|
19
|
弓形虫的感染途径和预防
|
徐军(综述)
孙新(审校)
|
《疾病控制杂志》
|
2007 |
6
|
|
20
|
刚地弓形虫RH株感染对BALB/c小鼠情绪行为的影响
|
葛璞
李春莉
黄开顺
高西
叶彬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
201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