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授权教育模式提高糖耐量低减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方法:将我院体检中100例糖耐量低减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定期接受糖尿病护理门诊的健康宣教,但对实验组的患者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将授权教育理论融入,实施授...目的:授权教育模式提高糖耐量低减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方法:将我院体检中100例糖耐量低减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定期接受糖尿病护理门诊的健康宣教,但对实验组的患者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将授权教育理论融入,实施授权式健康教育模式。对两组研究对象均定期电话随访,调查分析研究对象的遵医行为、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等代谢指标的变化及最终的结局。对患者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的治疗依从性、FBG、2 h PBG、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血脂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授权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糖耐量低减患者治疗依从性,对FBG、2 h PBG、血脂有控制效果。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赋能教育模式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个社区共12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中一个社区的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另一个社区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赋...目的探讨赋能教育模式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个社区共12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中一个社区的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另一个社区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赋能教育模式,干预时间6个月。干预后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hinese version scale of the diabetes self-care activities,SDSCA)对患者进行测评,并了解患者血糖指标值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血糖指标值及SDSCA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及自我管理行为优于对照组。结论赋能教育模式改变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从被动接受健康教育,转变为从内心的激发开始逐渐的行为改变,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血糖控制水平。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授权教育模式提高糖耐量低减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方法:将我院体检中100例糖耐量低减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定期接受糖尿病护理门诊的健康宣教,但对实验组的患者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将授权教育理论融入,实施授权式健康教育模式。对两组研究对象均定期电话随访,调查分析研究对象的遵医行为、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等代谢指标的变化及最终的结局。对患者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的治疗依从性、FBG、2 h PBG、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血脂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授权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糖耐量低减患者治疗依从性,对FBG、2 h PBG、血脂有控制效果。
文摘目的探讨赋能教育模式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个社区共12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中一个社区的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另一个社区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赋能教育模式,干预时间6个月。干预后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hinese version scale of the diabetes self-care activities,SDSCA)对患者进行测评,并了解患者血糖指标值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血糖指标值及SDSCA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及自我管理行为优于对照组。结论赋能教育模式改变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从被动接受健康教育,转变为从内心的激发开始逐渐的行为改变,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血糖控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