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作者导航
机构导航
期刊评价报告
期刊开放获取
下载APP
登录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检索历史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弧旋球制导技术的主要功能与特性
预览
1
作者
禹雪璐
罗辉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年第8期61-62,共2页
乒坛流行"弧旋球的功能为旋转"。本文认为弧旋球是带有强烈上旋的且在香蕉形轨迹旋进的复合运动,故"弧旋球的功能为旋转"的论点有失偏颇。本文指出,弧旋球之所以上旋且沿香蕉形轨迹旋进,是旋扭与旋进合力的作用使球出拍后旋转角速...
乒坛流行"弧旋球的功能为旋转"。本文认为弧旋球是带有强烈上旋的且在香蕉形轨迹旋进的复合运动,故"弧旋球的功能为旋转"的论点有失偏颇。本文指出,弧旋球之所以上旋且沿香蕉形轨迹旋进,是旋扭与旋进合力的作用使球出拍后旋转角速度矢量和平动速度矢量不重合,在与旋转角速度矢量和平动速度矢量的平面垂直的方向上产生横向力使旋进方向明显向下偏转,形成香蕉形轨迹。香蕉形轨迹的球命中率高于其它球,旋转强度高与旋进速度快,尤其变轨和离台反弹降角的特性导致得分高于其它球。弧旋球的旋进合力由摩擦反弹携带的制导技术产生。摩擦反弹携带功能由切撞的制导技术产生。此为弧旋球制导技术的主要功能与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导
旋进
香蕉形轨迹
变轨
反弹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弧旋球制导技术的主要功能与特性
预览
1
作者
禹雪璐
罗辉
机构
南京大学体育部
江苏省体育局乒乓球管理中心
出处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年第8期61-62,共2页
文摘
乒坛流行"弧旋球的功能为旋转"。本文认为弧旋球是带有强烈上旋的且在香蕉形轨迹旋进的复合运动,故"弧旋球的功能为旋转"的论点有失偏颇。本文指出,弧旋球之所以上旋且沿香蕉形轨迹旋进,是旋扭与旋进合力的作用使球出拍后旋转角速度矢量和平动速度矢量不重合,在与旋转角速度矢量和平动速度矢量的平面垂直的方向上产生横向力使旋进方向明显向下偏转,形成香蕉形轨迹。香蕉形轨迹的球命中率高于其它球,旋转强度高与旋进速度快,尤其变轨和离台反弹降角的特性导致得分高于其它球。弧旋球的旋进合力由摩擦反弹携带的制导技术产生。摩擦反弹携带功能由切撞的制导技术产生。此为弧旋球制导技术的主要功能与特性。
关键词
制导
旋进
香蕉形轨迹
变轨
反弹降角
Keywords
guidance
precession
banana
shaped
track
orbital
transfer
reflected
angle
decrease
分类号
G845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文化科学—体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弧旋球制导技术的主要功能与特性
禹雪璐
罗辉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帐号登录
手机快捷登录
扫码登录
登录
注册新用户
忘记密码
第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 录
第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使用
中文期刊助手
扫描二维码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标题
*
邮箱
*
反馈意见
*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
*
保存
取消
请在输入框中输入下图中的验证字符。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