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作者导航
机构导航
期刊评价报告
期刊开放获取
下载APP
登录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检索历史
共找到
529
篇文章
<
1
2
…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惊蛰和春分
认领
1
作者
Lizzy
《英语角》
2021年第6期4-7,共4页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反映太阳周年运动的规律,古人们正是据此来进行农事活动。实际上。二十四节气中包含十二节和十二气,“节”在月初,“气”在月中,每月有一“节”一气小的友们,本期继续跟着QQ姐姐一起,按照“书气歌”...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反映太阳周年运动的规律,古人们正是据此来进行农事活动。实际上。二十四节气中包含十二节和十二气,“节”在月初,“气”在月中,每月有一“节”一气小的友们,本期继续跟着QQ姐姐一起,按照“书气歌”的顺序,来学习关于节气的小知识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农事
活动
周年运动
十二节
企业:全新营销,线上服务
认领
2
作者
赵弢
《农业机械》
2020年第3期69-70,共2页
春耕可以说是农事活动的开始,而备耕对于农机生产企业来说则是一年营销大战的全面打响。往年,农机企业销售人员、维修客服很多可能没过完正月初五就已经返岗,甚至已经准备出差了。毕竟这一时期,很多机手添置、更新设备,企业会筹划、开...
春耕可以说是农事活动的开始,而备耕对于农机生产企业来说则是一年营销大战的全面打响。往年,农机企业销售人员、维修客服很多可能没过完正月初五就已经返岗,甚至已经准备出差了。毕竟这一时期,很多机手添置、更新设备,企业会筹划、开展现场演示会、推介会等多种形式的线下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销售人员
农机生产企业
现场演示会
营销大战
更新设备
线下
活动
农事
活动
线上服务
我们的传统节日——春龙节
认领
3
作者
洋洋兔动漫
《少年月刊》
2020年第6期44-45,共2页
春龙节有哪些传统习俗?"龙须面"是怎么来的?春龙节——二月二,龙抬头春龙节,又叫春耕节,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意思是说,农历二月初二,龙王能降雨,粮食就能丰收,大仓满了,小仓多得往外流。人们会...
春龙节有哪些传统习俗?"龙须面"是怎么来的?春龙节——二月二,龙抬头春龙节,又叫春耕节,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意思是说,农历二月初二,龙王能降雨,粮食就能丰收,大仓满了,小仓多得往外流。人们会在这一天剪头发,祭龙王,炒糖豆,吃春饼。那么这一传统节日是怎么来的呢?相传伏羲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鼓励百姓发展农业生产。后世的帝王都会在这天举行盛大仪式,号召百官亲自耕种,预示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元朝时将"龙抬头"明确下来,后来沿袭了这一节日,同时庆祝活动也越来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抬头
农事
活动
庆祝
活动
传统习俗
二月二
大仓
小仓
传统节日
榆阳区士壤墒情监测预报对农业生产的意义
认领
4
作者
张建成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第27期59-60,共2页
土壤墒情是农作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随着全年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旱涝、干旱等现象频发,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突出,带来的威胁也越来越大。根据土壤墒情监测的结果,了解土壤含水量,根据含水量的丰缺,适时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
土壤墒情是农作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随着全年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旱涝、干旱等现象频发,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突出,带来的威胁也越来越大。根据土壤墒情监测的结果,了解土壤含水量,根据含水量的丰缺,适时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相关部门指导农民抗旱、抗逆和适播适种适管提供科学依据;为农民适时灌溉、农田蓄水保墒提供有力数据及技术指导。可见,土壤墒情的监测和预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农事活动,对保障粮食丰收以及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结构调整
农事
活动
限制因素
土壤墒情
蓄水保墒
榆阳区
墒情监测
土壤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立春——小魔豆迎接春神
认领
5
作者
吕群芳
《小学生时代》
2020年第1期4-7,共4页
同学们都听说过节气吧?对啦,那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我们智慧、勤劳的祖先在进行农事活动时,根据太阳的运行周期,定下的二十四个代表时节和气候的特别日子。节气一到,天地万物就会产生奇妙的变化,千年前古人...
同学们都听说过节气吧?对啦,那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我们智慧、勤劳的祖先在进行农事活动时,根据太阳的运行周期,定下的二十四个代表时节和气候的特别日子。节气一到,天地万物就会产生奇妙的变化,千年前古人的计算真是和我们现在的计算机运行一样精准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运行
农事
活动
天地万物
节气
运行周期
芒种:“红楼”祭花神 “三国”煮青梅
认领
6
作者
熊慕东
《农村农业农民》
2020年第11期56-58,共3页
芒种是个物候类节气,指的是有芒的小麦、大麦等夏熟作物开始成熟收割,谷子、玉米等开始播种,因此进入夏收夏播的大忙时期,有时也称“忙种”。农谚有言: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芒种至夏至这半个月,是秋熟作物播种、移栽、苗期管理和全面进...
芒种是个物候类节气,指的是有芒的小麦、大麦等夏熟作物开始成熟收割,谷子、玉米等开始播种,因此进入夏收夏播的大忙时期,有时也称“忙种”。农谚有言: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芒种至夏至这半个月,是秋熟作物播种、移栽、苗期管理和全面进入三夏大忙高潮。相关民俗有祭神、安苗、煮青梅等。“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三国演义》都涉及这一节气,为繁忙的农事活动增添了一段佳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期管理
农事
活动
青梅
节气
夏熟作物
四大名著
农谚
谷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食遇青岛 四月篇
认领
7
作者
Lisa
《走向世界》
2020年第16期70-73,共4页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又是人间四月天,草长莺飞百花艳,青山绿水满目春。清明和谷雨,是四月里的两个节气,也是春季"六节气"中的最末两位。清明之"青"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又是人间四月天,草长莺飞百花艳,青山绿水满目春。清明和谷雨,是四月里的两个节气,也是春季"六节气"中的最末两位。清明之"青"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农事
活动
清明
机艺融合中的几个问题与建议
认领
8
作者
吴海平
张前英
巴利珍
《当代农机》
2020年第11期6-7,共2页
农机是农业机械设备的简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初加工等相关农事活动的机械、设备。而农业机械化,简称农机化,就是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
农机是农业机械设备的简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初加工等相关农事活动的机械、设备。而农业机械化,简称农机化,就是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农艺是指农作物的选种、栽培和管理等技艺。农作物生产中的原理和技术主要包括农作的土壤、育种、栽培、施肥、管理、植保、灌溉、排水、收获、贮藏、加工以及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装备
农业生产经营
农作物生产
农业机械设备
农事
活动
农业机械化
问题与建议
农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惊蛰节气与农耕文化的那些事儿
认领
9
作者
曾艺
《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
2020年第5期62-64,共3页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生产大国,由历代农民的耕种经验衍生出的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更是数不胜数.其中二十四节气属于我国的国粹瑰宝,它不仅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更是体现和发扬古代先民们智慧的一种象征.二十四节气文化内涵深厚,是...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生产大国,由历代农民的耕种经验衍生出的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更是数不胜数.其中二十四节气属于我国的国粹瑰宝,它不仅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更是体现和发扬古代先民们智慧的一种象征.二十四节气文化内涵深厚,是农业耕作的指导性历法,在汉武帝时期,二十四节气被收纳进《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并采取平均时间法来划分节气,而惊蛰时分则标志着仲春卯月的开始,"卯"是指万物从地下冒出,代表着生机与能量,预示着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传统农耕文化
农事
活动
汉武帝时期
农业耕作
古代先民
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生产农事活动中农户合作行为选择的演化--基于制度与技术演进的视角
认领
10
作者
张建锋
张应良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4-61,共8页
本文构建"制度与技术经济结构演化-交易效率-分工与专业化-合作与合作方式"框架对水稻生产农事活动中农户合作行为选择机制进行研究。研究认为:(1)制度演化围绕产权、产业保护与扶持、微观规范与控制等制度维度产生影响,技术...
本文构建"制度与技术经济结构演化-交易效率-分工与专业化-合作与合作方式"框架对水稻生产农事活动中农户合作行为选择机制进行研究。研究认为:(1)制度演化围绕产权、产业保护与扶持、微观规范与控制等制度维度产生影响,技术演化围绕生产与交易技术两个角度产生影响,制度与技术二者协同演进推进农事活动专业分工与合作。(2)技术与制度对农事活动专业分工与合作的影响路径包括技术经济结构演化路径、组织制度变革与外部制度演化路径、外部技术演化路径。推进水稻农事活动专业分工与合作,需要基于技术与制度协同角度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着力改善水稻产业发展的宏观技术与制度环境,二是优化水稻生产农事活动实现的技术经济结构,三是推进农业创新创业与新型主体发育成长,四是推动农村协同治理与社会关系网络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事
活动
合作方式选择
制度与技术协同演进
交易效率
专业分工
莫让特色小镇荒芜了特色
认领
11
作者
张雯影
《中学生阅读:高中读写》
2020年第7期14-15,共2页
依托于独特的地理风貌和历史积淀,以及著名文学作品和影视IP带来的社会效应,西安市蓝田县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景区于2016年开放,自我定位为"集生态农业观光、民俗文化体验、农事活动体验及乡村精品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项目...
依托于独特的地理风貌和历史积淀,以及著名文学作品和影视IP带来的社会效应,西安市蓝田县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景区于2016年开放,自我定位为"集生态农业观光、民俗文化体验、农事活动体验及乡村精品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项目"。然而,良好经营局面没维持多久,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就门可罗雀,并于近期被实施拆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地理风貌
白鹿原
民俗文化村
农事
活动
自我定位
特色小镇
历史积淀
颇具仪式感的立秋习俗:啃秋、晒秋、贴秋膘
认领
12
作者
上官云
《中国食品》
2020年第16期136-137,共2页
"立了秋,凉飕飕。"这句谚语说出了人们对凉爽秋天的一种期盼。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不过,立秋到来并不意味着天气马上会变得凉爽。由于其时间节点意义和对农事活动的指导作用,在漫长的时光...
"立了秋,凉飕飕。"这句谚语说出了人们对凉爽秋天的一种期盼。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不过,立秋到来并不意味着天气马上会变得凉爽。由于其时间节点意义和对农事活动的指导作用,在漫长的时光中,立秋一直很受重视,民间逐渐形成了"啃秋"等颇具仪式感的习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仪式感
农事
活动
啃秋
贴秋膘
立秋
时间节点
也是秋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冬小麦各生育期的主要农事与施肥技术
认领
13
作者
韦晓妍
韦有照
《江西农业》
2020年第20期36-37,共2页
冬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主产于黄淮海地区,河南、山东、河北、安徽、江苏、湖北、四川、陕西、山西、甘肃、新疆等省区均有种植。冬小麦在大田作物中生产管理技术较为复杂,合理施肥是获取高产优质的关键。根据多年种植实践,总结冬...
冬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主产于黄淮海地区,河南、山东、河北、安徽、江苏、湖北、四川、陕西、山西、甘肃、新疆等省区均有种植。冬小麦在大田作物中生产管理技术较为复杂,合理施肥是获取高产优质的关键。根据多年种植实践,总结冬小麦各生育时期的主要农事活动,并探讨了水稻的科学施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农事
活动
施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句容市节气、农谚、农事活动与农村发展的调研
认领
14
作者
嵇怡
孙亮
江蓉谊
《南方农业》
2019年第27期93-94,共2页
针对江苏省句容市下属的茅山镇、下蜀镇、白兔镇、边城镇共4个乡镇的6个行政村采取资料查阅、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的方式对农事活动、农事民俗、农谚节气、农业庆典及现代农业发展状况进行调研,以期为句容市农村发展提供建议对策.
关键词
农事
活动
农事
民俗
农谚节气
农业发展
江苏省句容市
在线阅读
免费下载
职称材料
美在时节
认领
15
作者
伊兜
《新少年》
2019年第11期8-11,共4页
同学们知道二十四节气吗?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些不是简单标注在日历上的汉字,在古代中国的农耕社会...
同学们知道二十四节气吗?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些不是简单标注在日历上的汉字,在古代中国的农耕社会,它们是劳动人民对天文、气候进行长期观察的产物,在掌握农时、合理安排农事活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农事
活动
农耕社会
长期观察
敬老与祈寿:重阳节探源
认领
16
作者
刘宗迪
《紫禁城》
2019年第10期12-33,共22页
节日,是大自然周而复始的岁时节律的体现。重阳节是秋天的节日,其节物、形成、风俗均与秋天的农事活动有关。重阳原本是一个祈寿节,在精神实质上与周、汉时期的秋尝庆典和仲秋敬老习俗一脉相承。「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
节日,是大自然周而复始的岁时节律的体现。重阳节是秋天的节日,其节物、形成、风俗均与秋天的农事活动有关。重阳原本是一个祈寿节,在精神实质上与周、汉时期的秋尝庆典和仲秋敬老习俗一脉相承。「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脍炙人口,妇孺皆知。重阳节佩茱萸、登高的古老风俗,在今天尽管早已不复存在,但是因为有了王维这首诗,登高、茱萸作为重阳节的文化符号,却得以永久地铭刻于中国人的文化记忆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老习俗
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农事
活动
文化符号
文化记忆
周而复
大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春玉米生育中期阶段主要农事活动气象适宜度评价模型
认领
17
作者
朱海霞
李百超
+4 位作者
赵慧颖
杜春英
温秀卿
姜丽霞
王萍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7期150-157,共8页
农事活动天气预报是农用天气预报的核心内容,是指导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本研究重点对春玉米生育中期阶段中耕和药(肥)喷施农事活动的气象适宜度评价模型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土壤水分、降雨量、温度是影响春玉米中耕...
农事活动天气预报是农用天气预报的核心内容,是指导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本研究重点对春玉米生育中期阶段中耕和药(肥)喷施农事活动的气象适宜度评价模型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土壤水分、降雨量、温度是影响春玉米中耕农事活动的主要因素;风力、降雨量、温度和土壤水分是影响药(肥)喷施农事活动的主要因素;并确定各因子的适宜指标,利用分段线性函数建立各因子的气象适宜度函数,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权重系数,进而获得了中耕和药(肥)喷施的综合气象适宜度评价模型,其气象适宜度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根据短期的气象因子预报值,可以开展春玉米中耕和药(肥)喷施的气象适宜度等级评价预报指导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农事
活动
气象适宜度等级评价
中耕
药(肥)喷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春龙节——二月二,龙抬头
认领
18
《小火炬》
2019年第5期16-17,共2页
春龙节,又叫舂耕节,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意思是说,二月二,龙王能降雨,粮食就能丰收,大仓满了,小仓多得往外流。人们会在这一天剪头发、祭龙王、炒糖豆、吃春饼。那么这一传统节日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最早源于伏羲时...
春龙节,又叫舂耕节,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意思是说,二月二,龙王能降雨,粮食就能丰收,大仓满了,小仓多得往外流。人们会在这一天剪头发、祭龙王、炒糖豆、吃春饼。那么这一传统节日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最早源于伏羲时期,伏羲为了鼓励百姓发展农业生产,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后代的帝王都会在这天举行盛大仪式,号召百官亲自耕种,预示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抬头
传统节日
农业生产
农事
活动
龙王
伏羲
仪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庆市北碚区气象局的前世今生
认领
19
作者
吉莉
《气象科技进展》
2019年第5期68-70,共3页
北碚气象局的前身是“中国西部科学院”下设的农林研究所附设的气象测候所。北碚测候所成立后,每天除观测天候、雨量、湿度、温度外,还将每月气象情况汇总,上报四川省建设厅,以便安排农事活动。同时还编辑出版16开本的《气象月刊》,主...
北碚气象局的前身是“中国西部科学院”下设的农林研究所附设的气象测候所。北碚测候所成立后,每天除观测天候、雨量、湿度、温度外,还将每月气象情况汇总,上报四川省建设厅,以便安排农事活动。同时还编辑出版16开本的《气象月刊》,主要刊载当月所测的北碚气象实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情况
农事
活动
中国西部科学院
重庆市北碚区
前世今生
北碚
四川省建设厅
编辑出版
在线阅读
免费下载
职称材料
贵德县杏树种植气象服务的思路设计
认领
被引量:
1
20
作者
钟存
魏鹏
朱定真
《青海农林科技》
2019年第2期28-32,共5页
本文以2016年贵德县精准扶贫项目河阴镇红柳滩村千亩果品生产基地杏树种植开展气象服务为例,对贵德地区种植杏树的现状调查,杏树生长的物候期农业气象指标、气象灾害、病虫害指标以及管理生产的农事活动指标进行了确定。依据指标制定服...
本文以2016年贵德县精准扶贫项目河阴镇红柳滩村千亩果品生产基地杏树种植开展气象服务为例,对贵德地区种植杏树的现状调查,杏树生长的物候期农业气象指标、气象灾害、病虫害指标以及管理生产的农事活动指标进行了确定。依据指标制定服务方案,确定发布产品时间和类型,来开展杏树物候期、农事活动期及期间农用天气预报和服务效益评估等。为杏树气象服务提供了参考依据,为合理开发利用当地气候资源,趋利避害降低农业灾害风险,为气象科技支持产业扶贫项目服务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树种植
农事
活动
气象服务
思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惊蛰和春分
认领
1
作者
Lizzy
机构
不详
出处
《英语角》
2021年第6期4-7,共4页
文摘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反映太阳周年运动的规律,古人们正是据此来进行农事活动。实际上。二十四节气中包含十二节和十二气,“节”在月初,“气”在月中,每月有一“节”一气小的友们,本期继续跟着QQ姐姐一起,按照“书气歌”的顺序,来学习关于节气的小知识吧!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农事
活动
周年运动
十二节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题名
企业:全新营销,线上服务
认领
2
作者
赵弢
机构
不详
出处
《农业机械》
2020年第3期69-70,共2页
文摘
春耕可以说是农事活动的开始,而备耕对于农机生产企业来说则是一年营销大战的全面打响。往年,农机企业销售人员、维修客服很多可能没过完正月初五就已经返岗,甚至已经准备出差了。毕竟这一时期,很多机手添置、更新设备,企业会筹划、开展现场演示会、推介会等多种形式的线下活动。
关键词
企业销售人员
农机生产企业
现场演示会
营销大战
更新设备
线下
活动
农事
活动
线上服务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题名
我们的传统节日——春龙节
认领
3
作者
洋洋兔动漫
机构
不详
出处
《少年月刊》
2020年第6期44-45,共2页
文摘
春龙节有哪些传统习俗?"龙须面"是怎么来的?春龙节——二月二,龙抬头春龙节,又叫春耕节,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意思是说,农历二月初二,龙王能降雨,粮食就能丰收,大仓满了,小仓多得往外流。人们会在这一天剪头发,祭龙王,炒糖豆,吃春饼。那么这一传统节日是怎么来的呢?相传伏羲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鼓励百姓发展农业生产。后世的帝王都会在这天举行盛大仪式,号召百官亲自耕种,预示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元朝时将"龙抬头"明确下来,后来沿袭了这一节日,同时庆祝活动也越来越多。
关键词
龙抬头
农事
活动
庆祝
活动
传统习俗
二月二
大仓
小仓
传统节日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题名
榆阳区士壤墒情监测预报对农业生产的意义
认领
4
作者
张建成
机构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第27期59-60,共2页
文摘
土壤墒情是农作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随着全年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旱涝、干旱等现象频发,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突出,带来的威胁也越来越大。根据土壤墒情监测的结果,了解土壤含水量,根据含水量的丰缺,适时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相关部门指导农民抗旱、抗逆和适播适种适管提供科学依据;为农民适时灌溉、农田蓄水保墒提供有力数据及技术指导。可见,土壤墒情的监测和预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农事活动,对保障粮食丰收以及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业结构调整
农事
活动
限制因素
土壤墒情
蓄水保墒
榆阳区
墒情监测
土壤含水量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立春——小魔豆迎接春神
认领
5
作者
吕群芳
机构
不详
出处
《小学生时代》
2020年第1期4-7,共4页
文摘
同学们都听说过节气吧?对啦,那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我们智慧、勤劳的祖先在进行农事活动时,根据太阳的运行周期,定下的二十四个代表时节和气候的特别日子。节气一到,天地万物就会产生奇妙的变化,千年前古人的计算真是和我们现在的计算机运行一样精准呢!
关键词
计算机运行
农事
活动
天地万物
节气
运行周期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题名
芒种:“红楼”祭花神 “三国”煮青梅
认领
6
作者
熊慕东
机构
不详
出处
《农村农业农民》
2020年第11期56-58,共3页
文摘
芒种是个物候类节气,指的是有芒的小麦、大麦等夏熟作物开始成熟收割,谷子、玉米等开始播种,因此进入夏收夏播的大忙时期,有时也称“忙种”。农谚有言: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芒种至夏至这半个月,是秋熟作物播种、移栽、苗期管理和全面进入三夏大忙高潮。相关民俗有祭神、安苗、煮青梅等。“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三国演义》都涉及这一节气,为繁忙的农事活动增添了一段佳话。
关键词
苗期管理
农事
活动
青梅
节气
夏熟作物
四大名著
农谚
谷子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食遇青岛 四月篇
认领
7
作者
Lisa
机构
不详
出处
《走向世界》
2020年第16期70-73,共4页
文摘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又是人间四月天,草长莺飞百花艳,青山绿水满目春。清明和谷雨,是四月里的两个节气,也是春季"六节气"中的最末两位。清明之"青"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农事
活动
清明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题名
机艺融合中的几个问题与建议
认领
8
作者
吴海平
张前英
巴利珍
机构
不详
出处
《当代农机》
2020年第11期6-7,共2页
文摘
农机是农业机械设备的简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初加工等相关农事活动的机械、设备。而农业机械化,简称农机化,就是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农艺是指农作物的选种、栽培和管理等技艺。农作物生产中的原理和技术主要包括农作的土壤、育种、栽培、施肥、管理、植保、灌溉、排水、收获、贮藏、加工以及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等内容。
关键词
农业机械装备
农业生产经营
农作物生产
农业机械设备
农事
活动
农业机械化
问题与建议
农机化
分类号
F323.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惊蛰节气与农耕文化的那些事儿
认领
9
作者
曾艺
机构
不详
出处
《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
2020年第5期62-64,共3页
文摘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生产大国,由历代农民的耕种经验衍生出的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更是数不胜数.其中二十四节气属于我国的国粹瑰宝,它不仅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更是体现和发扬古代先民们智慧的一种象征.二十四节气文化内涵深厚,是农业耕作的指导性历法,在汉武帝时期,二十四节气被收纳进《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并采取平均时间法来划分节气,而惊蛰时分则标志着仲春卯月的开始,"卯"是指万物从地下冒出,代表着生机与能量,预示着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传统农耕文化
农事
活动
汉武帝时期
农业耕作
古代先民
历法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生产农事活动中农户合作行为选择的演化--基于制度与技术演进的视角
认领
10
作者
张建锋
张应良
机构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4-61,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三权分置、农地流转与农民承包权益保护研究”(编号:15ZDA02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与组织绩效研究--以重庆市畜牧专业合作社为例”(编号:SWU13093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本文构建"制度与技术经济结构演化-交易效率-分工与专业化-合作与合作方式"框架对水稻生产农事活动中农户合作行为选择机制进行研究。研究认为:(1)制度演化围绕产权、产业保护与扶持、微观规范与控制等制度维度产生影响,技术演化围绕生产与交易技术两个角度产生影响,制度与技术二者协同演进推进农事活动专业分工与合作。(2)技术与制度对农事活动专业分工与合作的影响路径包括技术经济结构演化路径、组织制度变革与外部制度演化路径、外部技术演化路径。推进水稻农事活动专业分工与合作,需要基于技术与制度协同角度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着力改善水稻产业发展的宏观技术与制度环境,二是优化水稻生产农事活动实现的技术经济结构,三是推进农业创新创业与新型主体发育成长,四是推动农村协同治理与社会关系网络重塑。
关键词
农事
活动
合作方式选择
制度与技术协同演进
交易效率
专业分工
分类号
F325.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题名
莫让特色小镇荒芜了特色
认领
11
作者
张雯影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学生阅读:高中读写》
2020年第7期14-15,共2页
文摘
依托于独特的地理风貌和历史积淀,以及著名文学作品和影视IP带来的社会效应,西安市蓝田县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景区于2016年开放,自我定位为"集生态农业观光、民俗文化体验、农事活动体验及乡村精品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项目"。然而,良好经营局面没维持多久,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就门可罗雀,并于近期被实施拆除。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地理风貌
白鹿原
民俗文化村
农事
活动
自我定位
特色小镇
历史积淀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题名
颇具仪式感的立秋习俗:啃秋、晒秋、贴秋膘
认领
12
作者
上官云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国食品》
2020年第16期136-137,共2页
文摘
"立了秋,凉飕飕。"这句谚语说出了人们对凉爽秋天的一种期盼。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不过,立秋到来并不意味着天气马上会变得凉爽。由于其时间节点意义和对农事活动的指导作用,在漫长的时光中,立秋一直很受重视,民间逐渐形成了"啃秋"等颇具仪式感的习俗。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仪式感
农事
活动
啃秋
贴秋膘
立秋
时间节点
也是秋天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冬小麦各生育期的主要农事与施肥技术
认领
13
作者
韦晓妍
韦有照
机构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金山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植保植检站
出处
《江西农业》
2020年第20期36-37,共2页
文摘
冬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主产于黄淮海地区,河南、山东、河北、安徽、江苏、湖北、四川、陕西、山西、甘肃、新疆等省区均有种植。冬小麦在大田作物中生产管理技术较为复杂,合理施肥是获取高产优质的关键。根据多年种植实践,总结冬小麦各生育时期的主要农事活动,并探讨了水稻的科学施肥技术。
关键词
冬小麦
农事
活动
施肥技术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句容市节气、农谚、农事活动与农村发展的调研
认领
14
作者
嵇怡
孙亮
江蓉谊
机构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南方农业》
2019年第27期93-94,共2页
文摘
针对江苏省句容市下属的茅山镇、下蜀镇、白兔镇、边城镇共4个乡镇的6个行政村采取资料查阅、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的方式对农事活动、农事民俗、农谚节气、农业庆典及现代农业发展状况进行调研,以期为句容市农村发展提供建议对策.
关键词
农事
活动
农事
民俗
农谚节气
农业发展
江苏省句容市
分类号
F320.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免费下载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在时节
认领
15
作者
伊兜
机构
不详
出处
《新少年》
2019年第11期8-11,共4页
文摘
同学们知道二十四节气吗?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些不是简单标注在日历上的汉字,在古代中国的农耕社会,它们是劳动人民对天文、气候进行长期观察的产物,在掌握农时、合理安排农事活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农事
活动
农耕社会
长期观察
分类号
R21 [医药卫生—中医学]
题名
敬老与祈寿:重阳节探源
认领
16
作者
刘宗迪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院
出处
《紫禁城》
2019年第10期12-33,共22页
文摘
节日,是大自然周而复始的岁时节律的体现。重阳节是秋天的节日,其节物、形成、风俗均与秋天的农事活动有关。重阳原本是一个祈寿节,在精神实质上与周、汉时期的秋尝庆典和仲秋敬老习俗一脉相承。「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脍炙人口,妇孺皆知。重阳节佩茱萸、登高的古老风俗,在今天尽管早已不复存在,但是因为有了王维这首诗,登高、茱萸作为重阳节的文化符号,却得以永久地铭刻于中国人的文化记忆里。
关键词
敬老习俗
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农事
活动
文化符号
文化记忆
周而复
大自然
分类号
K892.3 [历史地理—民俗学][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春玉米生育中期阶段主要农事活动气象适宜度评价模型
认领
17
作者
朱海霞
李百超
赵慧颖
杜春英
温秀卿
姜丽霞
王萍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东北地区生态气象创新开放实验室
黑龙江省气象院士工作站
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黑龙江省气象局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7期150-157,共8页
基金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区域合作项目“东北玉米干旱和低温冷害混合发生过程监测评估技术研究”(2018SYIAEHZ1)
中国气象局东北地区生态气象创新开放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气候变化背景下寒地水稻冷害年判定”(stqx201804).
文摘
农事活动天气预报是农用天气预报的核心内容,是指导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本研究重点对春玉米生育中期阶段中耕和药(肥)喷施农事活动的气象适宜度评价模型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土壤水分、降雨量、温度是影响春玉米中耕农事活动的主要因素;风力、降雨量、温度和土壤水分是影响药(肥)喷施农事活动的主要因素;并确定各因子的适宜指标,利用分段线性函数建立各因子的气象适宜度函数,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权重系数,进而获得了中耕和药(肥)喷施的综合气象适宜度评价模型,其气象适宜度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根据短期的气象因子预报值,可以开展春玉米中耕和药(肥)喷施的气象适宜度等级评价预报指导服务。
关键词
春玉米
农事
活动
气象适宜度等级评价
中耕
药(肥)喷施
Keywords
spring maize
farming activity
rating evaluation of meteorological suitability
intertill
chemical agents(fertilizer)spraying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6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春龙节——二月二,龙抬头
认领
18
出处
《小火炬》
2019年第5期16-17,共2页
文摘
春龙节,又叫舂耕节,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意思是说,二月二,龙王能降雨,粮食就能丰收,大仓满了,小仓多得往外流。人们会在这一天剪头发、祭龙王、炒糖豆、吃春饼。那么这一传统节日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最早源于伏羲时期,伏羲为了鼓励百姓发展农业生产,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后代的帝王都会在这天举行盛大仪式,号召百官亲自耕种,预示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
关键词
龙抬头
传统节日
农业生产
农事
活动
龙王
伏羲
仪式
分类号
K892.1 [历史地理—民俗学][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庆市北碚区气象局的前世今生
认领
19
作者
吉莉
机构
重庆市北碚区气象局
出处
《气象科技进展》
2019年第5期68-70,共3页
文摘
北碚气象局的前身是“中国西部科学院”下设的农林研究所附设的气象测候所。北碚测候所成立后,每天除观测天候、雨量、湿度、温度外,还将每月气象情况汇总,上报四川省建设厅,以便安排农事活动。同时还编辑出版16开本的《气象月刊》,主要刊载当月所测的北碚气象实况。
关键词
气象情况
农事
活动
中国西部科学院
重庆市北碚区
前世今生
北碚
四川省建设厅
编辑出版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免费下载
职称材料
题名
贵德县杏树种植气象服务的思路设计
认领
被引量:
1
20
作者
钟存
魏鹏
朱定真
机构
青海省贵德县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出处
《青海农林科技》
2019年第2期28-32,共5页
基金
青海省海南州气象局自立项目(201801)。
文摘
本文以2016年贵德县精准扶贫项目河阴镇红柳滩村千亩果品生产基地杏树种植开展气象服务为例,对贵德地区种植杏树的现状调查,杏树生长的物候期农业气象指标、气象灾害、病虫害指标以及管理生产的农事活动指标进行了确定。依据指标制定服务方案,确定发布产品时间和类型,来开展杏树物候期、农事活动期及期间农用天气预报和服务效益评估等。为杏树气象服务提供了参考依据,为合理开发利用当地气候资源,趋利避害降低农业灾害风险,为气象科技支持产业扶贫项目服务提供科学支撑。
关键词
杏树种植
农事
活动
气象服务
思路设计
Keywords
Apricot planting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Thought design
分类号
S662.2 [农业科学—果树学][农业科学—园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惊蛰和春分
Lizzy
《英语角》
2021
0
2
企业:全新营销,线上服务
赵弢
《农业机械》
2020
0
3
我们的传统节日——春龙节
洋洋兔动漫
《少年月刊》
2020
0
4
榆阳区士壤墒情监测预报对农业生产的意义
张建成
《农民致富之友》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立春——小魔豆迎接春神
吕群芳
《小学生时代》
2020
0
6
芒种:“红楼”祭花神 “三国”煮青梅
熊慕东
《农村农业农民》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食遇青岛 四月篇
Lisa
《走向世界》
2020
0
8
机艺融合中的几个问题与建议
吴海平
张前英
巴利珍
《当代农机》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惊蛰节气与农耕文化的那些事儿
曾艺
《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水稻生产农事活动中农户合作行为选择的演化--基于制度与技术演进的视角
张建锋
张应良
《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0
11
莫让特色小镇荒芜了特色
张雯影
《中学生阅读:高中读写》
2020
0
12
颇具仪式感的立秋习俗:啃秋、晒秋、贴秋膘
上官云
《中国食品》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冬小麦各生育期的主要农事与施肥技术
韦晓妍
韦有照
《江西农业》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句容市节气、农谚、农事活动与农村发展的调研
嵇怡
孙亮
江蓉谊
《南方农业》
2019
0
在线阅读
免费下载
职称材料
15
美在时节
伊兜
《新少年》
2019
0
16
敬老与祈寿:重阳节探源
刘宗迪
《紫禁城》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春玉米生育中期阶段主要农事活动气象适宜度评价模型
朱海霞
李百超
赵慧颖
杜春英
温秀卿
姜丽霞
王萍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春龙节——二月二,龙抬头
《小火炬》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重庆市北碚区气象局的前世今生
吉莉
《气象科技进展》
2019
0
在线阅读
免费下载
职称材料
20
贵德县杏树种植气象服务的思路设计
钟存
魏鹏
朱定真
《青海农林科技》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7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帐号登录
手机快捷登录
扫码登录
登录
注册新用户
忘记密码
第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馆外登录
获取短信验证码
登 录
第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馆外登录
使用
中文期刊助手
扫描二维码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标题
*
邮箱
*
反馈意见
*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
*
保存
取消
请在输入框中输入下图中的验证字符。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