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作者导航
机构导航
期刊评价报告
期刊开放获取
下载APP
登录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检索历史
共找到
182
篇文章
<
1
2
…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工业余热发电热力系统设计及其优化
认领
1
作者
白中华
王婷婷
+2 位作者
徐文波
苗常海
余宗泽
《节能与环保》
2020年第8期47-49,共3页
本文构建了余热锅炉和汽轮机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余热发电项目热力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并利用典型案例证明了存在余热锅炉最佳设计压力,使得系统发电量最大,为提高余热电站发电量提供了方法。
关键词
余热
发电
热力系统
工业
余热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业余热在建筑集中供暖中的流程优化
认领
2
作者
韩荣
《新型工业化》
2020年第7期167-169,共3页
工业生产中通常会有较大的热量流失问题,将工业余热回收再利用在供暖领域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损耗,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为解决工业余热在建筑集中供暖中热量损耗过大的问题,对工业余热在建筑集中供暖中的流程进行优化。首先对工业余热建筑...
工业生产中通常会有较大的热量流失问题,将工业余热回收再利用在供暖领域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损耗,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为解决工业余热在建筑集中供暖中热量损耗过大的问题,对工业余热在建筑集中供暖中的流程进行优化。首先对工业余热建筑集中供暖优化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列举工业余热供暖过程中余热采集、余热整合、余热输配等三个关键节点,并选择其中的余热输配阶段对该流程进行优化设计。以避免炽损耗为优化核心,设计工业余热建筑集中供暖余热输配流程的优化方法,分别设计采集整合阶段、管道输送阶段和建筑内部分别输送阶段的输配流程优化方案。最后设计仿真实验,以外界温度作为实验变量,将优化前与优化后在管道三个阶段的起点温度和终点温度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优化结果确实能够提升工业余热在建筑集中供暖中的供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
余热
集中供暖
建筑供暖
在线阅读
免费下载
职称材料
工业余热跨季节储热系统优化及经济性分析
认领
3
作者
张俊月
郭放
+2 位作者
黄海龙
田原
杨旭东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7-53,共7页
以工业余热跨季节储热用于区域供热系统为研究对象,在一个已有的1 MW工业余热系统的基础上,搭建工业余热跨季节储热系统设计方案,通过系统模拟对系统储热、取热过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工业余热跨季节储热适合长周期、大规模蓄热;...
以工业余热跨季节储热用于区域供热系统为研究对象,在一个已有的1 MW工业余热系统的基础上,搭建工业余热跨季节储热系统设计方案,通过系统模拟对系统储热、取热过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工业余热跨季节储热适合长周期、大规模蓄热;储热体体积和循环流量应根据系统热源和取热装置特性进行合理匹配,在合理匹配范围内可参考系统经济性确定系统最优配置。最后,通过费用年值法分析优化后的系统经济性,分析表明工业余热跨季节储热用于区域供热成本仅略高于燃煤供热,相比燃气供热具有非常可观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
余热
跨季节储热
区域供热
经济性分析
山西省清洁取暖财政支持机制实证研究
认领
4
作者
郭前进
成怀平
+1 位作者
王欣
师宇
《山西财税》
2020年第9期16-22,共7页
清洁取暖,是指因地制宜选择清洁燃煤、天然气、电、可再生能源和工业余热等清洁化能源,通过高效用能系统实现低排放、低能耗的取暖方式,包含了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为目标的取暖全过程。本文基于DEA-MANQUIST模型以山西省为例,针...
清洁取暖,是指因地制宜选择清洁燃煤、天然气、电、可再生能源和工业余热等清洁化能源,通过高效用能系统实现低排放、低能耗的取暖方式,包含了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为目标的取暖全过程。本文基于DEA-MANQUIST模型以山西省为例,针对清洁取暖中财政支持机制展开探究,在全面分析山西清洁取暖财政支持政策有关情况的基础上,选取DEA方法作为清洁取暖财政资金运行效率的测算工具,对山西清洁取暖财政支持机制的投入产出效应,做出一个科学准确地整体评价,以期为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机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持政策
资金运行效率
可再生能源
取暖方式
清洁取暖
用能系统
工业
余热
DEA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完善济南市冬季清洁取暖工作的思考
认领
5
作者
王炳康
《中国工程咨询》
2020年第6期102-106,共5页
一、前言清洁取暖是指利用清洁化燃煤(超低排放)、天然气、电、地热、生物质、太阳能、工业余热、核能等清洁化能源,通过高效用能系统实现低排放、低能耗的取暖方式,包含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为目标的取暖全过程。清洁取暖是能源...
一、前言清洁取暖是指利用清洁化燃煤(超低排放)、天然气、电、地热、生物质、太阳能、工业余热、核能等清洁化能源,通过高效用能系统实现低排放、低能耗的取暖方式,包含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为目标的取暖全过程。清洁取暖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比例低,特别是部分地区冬季大量使用散烧煤,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迫切需要推进清洁取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取暖
取暖方式
用能系统
工业
余热
农村生活方式
清洁化
能源消耗
超低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业废水余热优化利用实例分析
认领
6
作者
原梓洛
刘乃玲
《节能》
2020年第9期95-98,共4页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的化石能源被消耗,能源资源的短缺成为各个国家发展的主要问题。而降低能耗,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则为解决能源资源短缺的有效手段。在能源消耗方面,工业领域能源控制尤为重要,工业余热的再利用是重中之重。因此...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的化石能源被消耗,能源资源的短缺成为各个国家发展的主要问题。而降低能耗,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则为解决能源资源短缺的有效手段。在能源消耗方面,工业领域能源控制尤为重要,工业余热的再利用是重中之重。因此提出一种利用板式换热器与热泵相结合的形式对工业余热进行梯级利用。工业废水通过板式换热器进行一次换热,若温度足够,与板式换热器进行多次换热,然后供给住宅用户。若温度不足以直接供热且温度高于周围平均温度,则充当热泵系统的热源进行二次利用,再供给住宅用户。多级利用将废水余热充分回收利用。对改造前后系统各段进行能耗计算分析、节能效益分析和环保效益分析,为现阶段工业余热利用提供可行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
余热
梯级利用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针对不同工业余热温度的有机朗肯循环工质优选
认领
被引量:
3
7
作者
袁智威
杨中宇
史向彤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8-73,共6页
基于工业余热回收领域的有机朗肯循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利用MATLAB软件编程,针对不同余热温度,考虑外部冷热源对系统经济性影响,研究不同有机工质在单位净输出功率造价、热回收效率、输出功率、膨胀比和蒸发压力等方面的表现。结果表明:...
基于工业余热回收领域的有机朗肯循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利用MATLAB软件编程,针对不同余热温度,考虑外部冷热源对系统经济性影响,研究不同有机工质在单位净输出功率造价、热回收效率、输出功率、膨胀比和蒸发压力等方面的表现。结果表明:R134a、R245fa和R601a分别在余热温度100~124℃、124~130℃和130~240℃条件下,单位净输出功率造价最优;R134a、R152a、R142b和R141b分别在余热温度100~124℃、124~130℃、130~160℃和160~200℃条件下,输出功率和热回收效率均为最优;余热温度160℃以下时,采用11种工质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膨胀比均在10以下,而余热温度160℃以上时,膨胀比迅速增大;在蒸发压力限定不大于2.5 MPa条件下,R134a适用的余热温度范围最小,为100~118℃,R113适用的余热温度范围最大,为100—2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
余热
有机朗肯循环
低温
余热
发电
工质优选
我国工业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现状分析
认领
被引量:
1
8
作者
路哲
《装备制造技术》
2019年第12期204-206,共3页
主要对工业余热的现状进行论述,对余热利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余热利用技术的发展,对当前余热利用的主要技术利弊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说明。针对余热利用技术现存问题,对余热回收利用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工业
余热
回收利用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吸收式制冷和除湿溶液再生的复合冷源系统
认领
被引量:
3
9
作者
孙方田
赵昕宇
+2 位作者
髙军伟
田安定
张世钢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4-88,43共6页
结合吸收式热泵和溶液除湿技术特征,提出了基于吸收式制冷和除湿溶液再生的复合冷源系统。以中央空调常规冷源系统为比较基准,分析了新型复合冷源系统的年供冷性能系数、供冷成本和减排效益。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当输冷距离为5km,废热价格...
结合吸收式热泵和溶液除湿技术特征,提出了基于吸收式制冷和除湿溶液再生的复合冷源系统。以中央空调常规冷源系统为比较基准,分析了新型复合冷源系统的年供冷性能系数、供冷成本和减排效益。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当输冷距离为5km,废热价格为 20元/GJ 时,新型复合冷源系统的年供冷性能系数达23.9,供冷成本为115.6元/GJ。与常规冷源系统相比,新型复合冷源系统年供冷性能系数提高了175%,供冷成本降低了33%,年电耗量降低了77%,可实现深度利用工业废热,大幅降低电网夏季负荷压力。新型复合冷源技术为高效供冷和工业废热深度利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
余热
复合冷源
输冷距离
吸收式制冷
除湿溶液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矿区余热综合利用项目的研究与应用
认领
10
作者
赵增选
《价值工程》
2019年第20期240-242,共3页
工业余热资源丰富,广泛存在于工业各行业生产过程中,余热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其中可回收率达60%,余热利用率提升空间大,节能潜力巨大,工业余热回收利用又被认为是一种"新能源",近年来成为推进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
工业余热资源丰富,广泛存在于工业各行业生产过程中,余热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其中可回收率达60%,余热利用率提升空间大,节能潜力巨大,工业余热回收利用又被认为是一种"新能源",近年来成为推进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采用热交换技术,利用换热设备将余热能量直接传递给自身工艺的耗能流程,从而降低一次能源消耗,这是回收工业余热最直接、效率较高的经济方法,节能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
余热
回收利用
热交换技术
换热设备
节能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内冷式干燥剂换热器的固体除湿空调技术研究进展
认领
11
作者
郑旭
邓帅
王如竹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9-117,共9页
基于内冷式干燥剂换热器的新型固体除湿空调技术,可有效克服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升温除湿的不足,并能充分利用大量略高于环境温度的工业废热(30~60℃),具有巨大的节能效益。本文基于内冷式干燥剂换热器的固体除湿空调技术,从干燥剂材料、...
基于内冷式干燥剂换热器的新型固体除湿空调技术,可有效克服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升温除湿的不足,并能充分利用大量略高于环境温度的工业废热(30~60℃),具有巨大的节能效益。本文基于内冷式干燥剂换热器的固体除湿空调技术,从干燥剂材料、热湿传递过程和系统性能3个方面,总结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对面临的相关科学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梳理。高吸附、40℃低温再生且无腐蚀干燥剂的研制是提升该技术的前提,针对不同干燥剂种类考虑其与空气间的热湿传递过程机理是该技术的关键。基于制冷空调或材料学科的发展趋势,给出可能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推动该新型固体除湿空调技术在工业余热利用、环境湿度处理、新风机组和空调等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
余热
空气调节系统
除湿
传热传质
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北方有色金属余热资源及清洁供暖潜力测算
认领
12
作者
王春林
方豪
夏建军
《区域供热》
2019年第6期32-40,73共10页
低品位工业余热供暖符合清洁供暖的国家政策。我国有色金属产业总体上保持上涨的趋势,而现有能源的有效利用率不足50%。本文从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的资源分布及总体的利用现状作为出发点,建立模型分析有色金属的余热供暖潜力。预测结果表明...
低品位工业余热供暖符合清洁供暖的国家政策。我国有色金属产业总体上保持上涨的趋势,而现有能源的有效利用率不足50%。本文从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的资源分布及总体的利用现状作为出发点,建立模型分析有色金属的余热供暖潜力。预测结果表明,按现有余热总量估算,可用于北方地区余热供暖的热量有2.7亿GJ,可满足中国北方城镇供暖面积2%的供暖需求,且尚有余热潜力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供暖
工业
余热
利用
有色金属
分析
模型预测
在线阅读
免费下载
职称材料
吸附式制冷循环利用工业余热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认领
13
作者
王丹
秦黄辉
《洁净与空调技术》
2019年第4期100-102,共3页
介绍吸附式制冷循环利用工业余热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阐述了吸收式制冷系统对工业余热的利用情况,并对船舶、汽车、生物质的工业余热应用于吸附式制冷技术进行分析,调查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了解应用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制冷
工业
余热
吸附式制冷
现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机朗肯循环回收工业余热于集中供热的应用
认领
被引量:
1
14
作者
宫志达
蔺新星
+1 位作者
李惟毅
高岩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28,共7页
为回收工业余热并缓解集中供热供需矛盾,利用TRNSYS软件开发了全新的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组件:工质泵、膨胀机、蒸发器和冷凝器,并与TRNSYS已有模块连接,搭建了回收125℃工业余热为北京地区4幢地板辐射采暖建筑供...
为回收工业余热并缓解集中供热供需矛盾,利用TRNSYS软件开发了全新的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组件:工质泵、膨胀机、蒸发器和冷凝器,并与TRNSYS已有模块连接,搭建了回收125℃工业余热为北京地区4幢地板辐射采暖建筑供热的动态系统模型。对比分析了系统两种运行模式,其一ORC低温余热经12 km管道输配后进行供热,其二在供热季工业余热不经ORC回收而直接为建筑供热。研究表明:2种运行模式均可使目标建筑维持在标准温度范围内,而第1种运行方式效益更高,其年净输出功可达116 280 kW·h,并且由于经过ORC设备后的低温热水与土壤温差降低,每年在长距离热量输运中可避免956 000 kW·h的热量损失。根据文献及市场价格,该技术路线的投资回收期为5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朗肯循环
集中供热
工业
余热
低温输运
动态仿真
纵观天下
认领
15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年第11期I0008-I0009,共2页
哈尔滨对改用清洁能源供热单位推出资金补助措施最高补助36万元/蒸吨哈尔滨10月20日全面开栓供热,供暖期长达半年,将至明年4月20日停热。为加快淘汰大气污染较重的燃煤小锅炉,哈尔滨对集中供热并网、改用清洁化能源(天然气电、地热、工...
哈尔滨对改用清洁能源供热单位推出资金补助措施最高补助36万元/蒸吨哈尔滨10月20日全面开栓供热,供暖期长达半年,将至明年4月20日停热。为加快淘汰大气污染较重的燃煤小锅炉,哈尔滨对集中供热并网、改用清洁化能源(天然气电、地热、工业余热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废弃拆除燃煤锅炉制定了相应补助标准。记者从哈尔滨市财政局了解到,哈尔滨市近日推出整治燃煤锅炉、推进清洁化能源使用的资金补助措施,其中,改用清洁能源供热的单位,最高补助36万元/蒸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助标准
能源使用
工业
余热
集中供热
清洁化
供暖期
燃煤锅炉
生物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温工业余热综合利用
认领
被引量:
5
16
作者
余龙清
马锋
胡学伟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8年第4期13-13,17共2页
本文介绍了现状我国能源消费情况,提出工业余热,特别是低温工业余热回收利用的可行性。以某企业采用的温度低于70℃的冷却水低温余热回收、综合利用技术为案例,分析低温余热回收的节能效果。结果表明,充分挖掘企业的节能潜力、仔细分析...
本文介绍了现状我国能源消费情况,提出工业余热,特别是低温工业余热回收利用的可行性。以某企业采用的温度低于70℃的冷却水低温余热回收、综合利用技术为案例,分析低温余热回收的节能效果。结果表明,充分挖掘企业的节能潜力、仔细分析企业的用能现状,利用低温余热有效降低企业边界的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
余热
低温
余热
低品位
余热
冷却水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环保技术保卫蓝天——访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钦波
认领
17
作者
范凤敏
《制冷与空调(北京)》
2018年第5期90-91,共2页
“多年来,华源泰盟始终致力于工业余热利用以及城市集中供热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应用,已经拥有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和工业余热回收三大核心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我国北方集中供热的能效低、能耗高,工...
“多年来,华源泰盟始终致力于工业余热利用以及城市集中供热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应用,已经拥有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和工业余热回收三大核心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我国北方集中供热的能效低、能耗高,工业余热浪费等问题,工程所到之处明显地改善了空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技术
节能设备
总经理
城市集中供热
保卫
工业
余热
余热
回收
余热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业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应用研究
认领
被引量:
1
18
作者
周丽
刘杨
《洁净与空调技术》
2018年第3期32-34,共3页
工业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可以有效回收企业生产工艺中产生的各种低品位废(余)热,有效降低企业生产过程中一次能源的消耗,实现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创造绿色GDP。具体介绍了工业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工业
余热
回收利用系统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某基于吸收式换热的工业余热利用供热管网改造方案
认领
19
作者
冯丽洁
赖中练
何正
《区域供热》
2018年第3期78-84,共7页
回收低品位工业余热用于北方城镇供热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效益,本文对某石化厂生活区供热系统提出改造方案.通过设置吸收式换热站实现低温回水并回收石化厂余热用于供热;将厂外供热管网系统改造为间接换热系统,并对改造管网进行水力...
回收低品位工业余热用于北方城镇供热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效益,本文对某石化厂生活区供热系统提出改造方案.通过设置吸收式换热站实现低温回水并回收石化厂余热用于供热;将厂外供热管网系统改造为间接换热系统,并对改造管网进行水力计算分析,确定所需加压泵参数;对方案的节能效益及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
余热
换热
供热管网
水力计算
在线阅读
免费下载
职称材料
吸收式制冷系统在低品位能源中的应用研究
认领
20
作者
张立坡
《能源与环保》
2018年第10期147-149,共3页
通过分析将低品位能源引入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可行性、循环工质对以及变工况运行等3大关键技术的可行性,得出吸收式制冷系统在低品位能源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针对某煤矿原岩—热水复合热能的综合利用现状,提出由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和...
通过分析将低品位能源引入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可行性、循环工质对以及变工况运行等3大关键技术的可行性,得出吸收式制冷系统在低品位能源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针对某煤矿原岩—热水复合热能的综合利用现状,提出由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和压缩式制冷系统组成的复迭式制冷模式。研究为吸收式制冷系统在低品位能源中的应用提供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能源
吸收式制冷
太阳能热能
工业
余热
在线阅读
免费下载
职称材料
题名
工业余热发电热力系统设计及其优化
认领
1
作者
白中华
王婷婷
徐文波
苗常海
余宗泽
机构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出处
《节能与环保》
2020年第8期47-49,共3页
文摘
本文构建了余热锅炉和汽轮机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余热发电项目热力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并利用典型案例证明了存在余热锅炉最佳设计压力,使得系统发电量最大,为提高余热电站发电量提供了方法。
关键词
余热
发电
热力系统
工业
余热
优化设计
Keywords
waste heat power generation
thermal system
industrial waste heat
optimization design
分类号
TK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业余热在建筑集中供暖中的流程优化
认领
2
作者
韩荣
机构
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新型工业化》
2020年第7期167-169,共3页
文摘
工业生产中通常会有较大的热量流失问题,将工业余热回收再利用在供暖领域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损耗,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为解决工业余热在建筑集中供暖中热量损耗过大的问题,对工业余热在建筑集中供暖中的流程进行优化。首先对工业余热建筑集中供暖优化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列举工业余热供暖过程中余热采集、余热整合、余热输配等三个关键节点,并选择其中的余热输配阶段对该流程进行优化设计。以避免炽损耗为优化核心,设计工业余热建筑集中供暖余热输配流程的优化方法,分别设计采集整合阶段、管道输送阶段和建筑内部分别输送阶段的输配流程优化方案。最后设计仿真实验,以外界温度作为实验变量,将优化前与优化后在管道三个阶段的起点温度和终点温度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优化结果确实能够提升工业余热在建筑集中供暖中的供暖效率。
关键词
工业
余热
集中供暖
建筑供暖
分类号
TU5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TQ4
在线阅读
免费下载
职称材料
题名
工业余热跨季节储热系统优化及经济性分析
认领
3
作者
张俊月
郭放
黄海龙
田原
杨旭东
机构
赤峰和然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商学院
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7-53,共7页
基金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2015DFG6241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4BAA01B03)。
文摘
以工业余热跨季节储热用于区域供热系统为研究对象,在一个已有的1 MW工业余热系统的基础上,搭建工业余热跨季节储热系统设计方案,通过系统模拟对系统储热、取热过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工业余热跨季节储热适合长周期、大规模蓄热;储热体体积和循环流量应根据系统热源和取热装置特性进行合理匹配,在合理匹配范围内可参考系统经济性确定系统最优配置。最后,通过费用年值法分析优化后的系统经济性,分析表明工业余热跨季节储热用于区域供热成本仅略高于燃煤供热,相比燃气供热具有非常可观的经济性。
关键词
工业
余热
跨季节储热
区域供热
经济性分析
Keywords
industrial waste heat
seasonal thermal energy storage
district heating
economic analysis
分类号
TU83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题名
山西省清洁取暖财政支持机制实证研究
认领
4
作者
郭前进
成怀平
王欣
师宇
机构
山西省财政厅经济建设一处
出处
《山西财税》
2020年第9期16-22,共7页
文摘
清洁取暖,是指因地制宜选择清洁燃煤、天然气、电、可再生能源和工业余热等清洁化能源,通过高效用能系统实现低排放、低能耗的取暖方式,包含了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为目标的取暖全过程。本文基于DEA-MANQUIST模型以山西省为例,针对清洁取暖中财政支持机制展开探究,在全面分析山西清洁取暖财政支持政策有关情况的基础上,选取DEA方法作为清洁取暖财政资金运行效率的测算工具,对山西清洁取暖财政支持机制的投入产出效应,做出一个科学准确地整体评价,以期为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机制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
财政支持政策
资金运行效率
可再生能源
取暖方式
清洁取暖
用能系统
工业
余热
DEA方法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完善济南市冬季清洁取暖工作的思考
认领
5
作者
王炳康
机构
济南市工程咨询院
出处
《中国工程咨询》
2020年第6期102-106,共5页
文摘
一、前言清洁取暖是指利用清洁化燃煤(超低排放)、天然气、电、地热、生物质、太阳能、工业余热、核能等清洁化能源,通过高效用能系统实现低排放、低能耗的取暖方式,包含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为目标的取暖全过程。清洁取暖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比例低,特别是部分地区冬季大量使用散烧煤,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迫切需要推进清洁取暖。
关键词
清洁取暖
取暖方式
用能系统
工业
余热
农村生活方式
清洁化
能源消耗
超低排放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业废水余热优化利用实例分析
认领
6
作者
原梓洛
刘乃玲
机构
山东建筑大学
出处
《节能》
2020年第9期95-98,共4页
文摘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的化石能源被消耗,能源资源的短缺成为各个国家发展的主要问题。而降低能耗,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则为解决能源资源短缺的有效手段。在能源消耗方面,工业领域能源控制尤为重要,工业余热的再利用是重中之重。因此提出一种利用板式换热器与热泵相结合的形式对工业余热进行梯级利用。工业废水通过板式换热器进行一次换热,若温度足够,与板式换热器进行多次换热,然后供给住宅用户。若温度不足以直接供热且温度高于周围平均温度,则充当热泵系统的热源进行二次利用,再供给住宅用户。多级利用将废水余热充分回收利用。对改造前后系统各段进行能耗计算分析、节能效益分析和环保效益分析,为现阶段工业余热利用提供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
工业
余热
梯级利用
节能减排
Keywords
industrial waste heat
cascade utiliza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分类号
TKU5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针对不同工业余热温度的有机朗肯循环工质优选
认领
被引量:
3
7
作者
袁智威
杨中宇
史向彤
机构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三研究所
出处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8-73,共6页
文摘
基于工业余热回收领域的有机朗肯循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利用MATLAB软件编程,针对不同余热温度,考虑外部冷热源对系统经济性影响,研究不同有机工质在单位净输出功率造价、热回收效率、输出功率、膨胀比和蒸发压力等方面的表现。结果表明:R134a、R245fa和R601a分别在余热温度100~124℃、124~130℃和130~240℃条件下,单位净输出功率造价最优;R134a、R152a、R142b和R141b分别在余热温度100~124℃、124~130℃、130~160℃和160~200℃条件下,输出功率和热回收效率均为最优;余热温度160℃以下时,采用11种工质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膨胀比均在10以下,而余热温度160℃以上时,膨胀比迅速增大;在蒸发压力限定不大于2.5 MPa条件下,R134a适用的余热温度范围最小,为100~118℃,R113适用的余热温度范围最大,为100—240℃。
关键词
工业
余热
有机朗肯循环
低温
余热
发电
工质优选
Keywords
industrial waste heat
organic Rankine cycle
low temperature waste heat generation
optimal selection of working fluid
分类号
TK1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题名
我国工业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现状分析
认领
被引量:
1
8
作者
路哲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
出处
《装备制造技术》
2019年第12期204-206,共3页
文摘
主要对工业余热的现状进行论述,对余热利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余热利用技术的发展,对当前余热利用的主要技术利弊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说明。针对余热利用技术现存问题,对余热回收利用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工业
余热
回收利用
技术
Keywords
industrial waste heat
recycling
technology
分类号
TK0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吸收式制冷和除湿溶液再生的复合冷源系统
认领
被引量:
3
9
作者
孙方田
赵昕宇
髙军伟
田安定
张世钢
机构
北京市建筑能源高效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炼焦煤开发及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蔡县鑫地置业有限公司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4-88,43共6页
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一般项目”(Z18030)。
文摘
结合吸收式热泵和溶液除湿技术特征,提出了基于吸收式制冷和除湿溶液再生的复合冷源系统。以中央空调常规冷源系统为比较基准,分析了新型复合冷源系统的年供冷性能系数、供冷成本和减排效益。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当输冷距离为5km,废热价格为 20元/GJ 时,新型复合冷源系统的年供冷性能系数达23.9,供冷成本为115.6元/GJ。与常规冷源系统相比,新型复合冷源系统年供冷性能系数提高了175%,供冷成本降低了33%,年电耗量降低了77%,可实现深度利用工业废热,大幅降低电网夏季负荷压力。新型复合冷源技术为高效供冷和工业废热深度利用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工业
余热
复合冷源
输冷距离
吸收式制冷
除湿溶液再生
Keywords
industrial waste heat
combined cold source
chilled water transmission distance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regeneration of liquid desiccant
分类号
TH137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B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矿区余热综合利用项目的研究与应用
认领
10
作者
赵增选
机构
山东能源枣庄矿业集团田陈煤矿
出处
《价值工程》
2019年第20期240-242,共3页
文摘
工业余热资源丰富,广泛存在于工业各行业生产过程中,余热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其中可回收率达60%,余热利用率提升空间大,节能潜力巨大,工业余热回收利用又被认为是一种"新能源",近年来成为推进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采用热交换技术,利用换热设备将余热能量直接传递给自身工艺的耗能流程,从而降低一次能源消耗,这是回收工业余热最直接、效率较高的经济方法,节能环保。
关键词
工业
余热
回收利用
热交换技术
换热设备
节能环保
Keywords
Industrial waste heat
recovery and utilization
heat exchange technology
heat exchange equipment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分类号
TU833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内冷式干燥剂换热器的固体除湿空调技术研究进展
认领
11
作者
郑旭
邓帅
王如竹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天津大学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
出处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9-11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0619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B0601204)资助项目。
文摘
基于内冷式干燥剂换热器的新型固体除湿空调技术,可有效克服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升温除湿的不足,并能充分利用大量略高于环境温度的工业废热(30~60℃),具有巨大的节能效益。本文基于内冷式干燥剂换热器的固体除湿空调技术,从干燥剂材料、热湿传递过程和系统性能3个方面,总结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对面临的相关科学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梳理。高吸附、40℃低温再生且无腐蚀干燥剂的研制是提升该技术的前提,针对不同干燥剂种类考虑其与空气间的热湿传递过程机理是该技术的关键。基于制冷空调或材料学科的发展趋势,给出可能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推动该新型固体除湿空调技术在工业余热利用、环境湿度处理、新风机组和空调等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工业
余热
空气调节系统
除湿
传热传质
吸附剂
Keywords
industrial waste heat
air-conditioning system
dehumidification
heat and mass transfer
adsorbent
分类号
TB61 [一般工业技术—制冷工程]
TU83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北方有色金属余热资源及清洁供暖潜力测算
认领
12
作者
王春林
方豪
夏建军
机构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赤峰学院建筑与机械工程学院
内蒙古富龙供热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区域供热》
2019年第6期32-40,73共10页
文摘
低品位工业余热供暖符合清洁供暖的国家政策。我国有色金属产业总体上保持上涨的趋势,而现有能源的有效利用率不足50%。本文从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的资源分布及总体的利用现状作为出发点,建立模型分析有色金属的余热供暖潜力。预测结果表明,按现有余热总量估算,可用于北方地区余热供暖的热量有2.7亿GJ,可满足中国北方城镇供暖面积2%的供暖需求,且尚有余热潜力发掘。
关键词
清洁供暖
工业
余热
利用
有色金属
分析
模型预测
Keywords
clean heating
industrial waste heat
utilization
non-feerous metals
analysis
model prediction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免费下载
职称材料
题名
吸附式制冷循环利用工业余热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认领
13
作者
王丹
秦黄辉
机构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洁净与空调技术》
2019年第4期100-102,共3页
文摘
介绍吸附式制冷循环利用工业余热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阐述了吸收式制冷系统对工业余热的利用情况,并对船舶、汽车、生物质的工业余热应用于吸附式制冷技术进行分析,调查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了解应用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制冷
工业
余热
吸附式制冷
现状
发展
Keywords
Refrigeration
Industrial waste heat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Status quo
Development
分类号
TB6 [一般工业技术—制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机朗肯循环回收工业余热于集中供热的应用
认领
被引量:
1
14
作者
宫志达
蔺新星
李惟毅
高岩
机构
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
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建筑大学)
出处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2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678024).
文摘
为回收工业余热并缓解集中供热供需矛盾,利用TRNSYS软件开发了全新的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组件:工质泵、膨胀机、蒸发器和冷凝器,并与TRNSYS已有模块连接,搭建了回收125℃工业余热为北京地区4幢地板辐射采暖建筑供热的动态系统模型。对比分析了系统两种运行模式,其一ORC低温余热经12 km管道输配后进行供热,其二在供热季工业余热不经ORC回收而直接为建筑供热。研究表明:2种运行模式均可使目标建筑维持在标准温度范围内,而第1种运行方式效益更高,其年净输出功可达116 280 kW·h,并且由于经过ORC设备后的低温热水与土壤温差降低,每年在长距离热量输运中可避免956 000 kW·h的热量损失。根据文献及市场价格,该技术路线的投资回收期为5 a。
关键词
有机朗肯循环
集中供热
工业
余热
低温输运
动态仿真
Keywords
organic Rankine cycle
district heating
industrial waste heat
low-temperature transport
dynamic simulation
分类号
TK115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题名
纵观天下
认领
15
出处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年第11期I0008-I0009,共2页
文摘
哈尔滨对改用清洁能源供热单位推出资金补助措施最高补助36万元/蒸吨哈尔滨10月20日全面开栓供热,供暖期长达半年,将至明年4月20日停热。为加快淘汰大气污染较重的燃煤小锅炉,哈尔滨对集中供热并网、改用清洁化能源(天然气电、地热、工业余热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废弃拆除燃煤锅炉制定了相应补助标准。记者从哈尔滨市财政局了解到,哈尔滨市近日推出整治燃煤锅炉、推进清洁化能源使用的资金补助措施,其中,改用清洁能源供热的单位,最高补助36万元/蒸吨。
关键词
补助标准
能源使用
工业
余热
集中供热
清洁化
供暖期
燃煤锅炉
生物质能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温工业余热综合利用
认领
被引量:
5
16
作者
余龙清
马锋
胡学伟
机构
天津市联合泰泽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出处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8年第4期13-13,17共2页
文摘
本文介绍了现状我国能源消费情况,提出工业余热,特别是低温工业余热回收利用的可行性。以某企业采用的温度低于70℃的冷却水低温余热回收、综合利用技术为案例,分析低温余热回收的节能效果。结果表明,充分挖掘企业的节能潜力、仔细分析企业的用能现状,利用低温余热有效降低企业边界的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量。
关键词
工业
余热
低温
余热
低品位
余热
冷却水综合利用
分类号
TK115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环保技术保卫蓝天——访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钦波
认领
17
作者
范凤敏
出处
《制冷与空调(北京)》
2018年第5期90-91,共2页
文摘
“多年来,华源泰盟始终致力于工业余热利用以及城市集中供热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应用,已经拥有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和工业余热回收三大核心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我国北方集中供热的能效低、能耗高,工业余热浪费等问题,工程所到之处明显地改善了空气质量。”
关键词
环保技术
节能设备
总经理
城市集中供热
保卫
工业
余热
余热
回收
余热
利用
分类号
X3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业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应用研究
认领
被引量:
1
18
作者
周丽
刘杨
机构
武汉商学院
出处
《洁净与空调技术》
2018年第3期32-34,共3页
基金
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T201829)
文摘
工业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可以有效回收企业生产工艺中产生的各种低品位废(余)热,有效降低企业生产过程中一次能源的消耗,实现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创造绿色GDP。具体介绍了工业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工业
余热
回收利用系统
应用研究
Keywords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industrial waste heat recovery and utilization system
分类号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某基于吸收式换热的工业余热利用供热管网改造方案
认领
19
作者
冯丽洁
赖中练
何正
机构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区域供热》
2018年第3期78-84,共7页
文摘
回收低品位工业余热用于北方城镇供热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效益,本文对某石化厂生活区供热系统提出改造方案.通过设置吸收式换热站实现低温回水并回收石化厂余热用于供热;将厂外供热管网系统改造为间接换热系统,并对改造管网进行水力计算分析,确定所需加压泵参数;对方案的节能效益及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关键词
工业
余热
换热
供热管网
水力计算
分类号
TU833.12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在线阅读
免费下载
职称材料
题名
吸收式制冷系统在低品位能源中的应用研究
认领
20
作者
张立坡
机构
河南省矿山机电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南矿山抢险救灾中心
出处
《能源与环保》
2018年第10期147-149,共3页
文摘
通过分析将低品位能源引入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可行性、循环工质对以及变工况运行等3大关键技术的可行性,得出吸收式制冷系统在低品位能源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针对某煤矿原岩—热水复合热能的综合利用现状,提出由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和压缩式制冷系统组成的复迭式制冷模式。研究为吸收式制冷系统在低品位能源中的应用提供实证依据。
关键词
低品位能源
吸收式制冷
太阳能热能
工业
余热
Keywords
low grade energy;absorption refrigeration;solar energy;industrial waste heat
分类号
TB657 [一般工业技术—制冷工程]
在线阅读
免费下载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工业余热发电热力系统设计及其优化
白中华
王婷婷
徐文波
苗常海
余宗泽
《节能与环保》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工业余热在建筑集中供暖中的流程优化
韩荣
《新型工业化》
2020
0
在线阅读
免费下载
职称材料
3
工业余热跨季节储热系统优化及经济性分析
张俊月
郭放
黄海龙
田原
杨旭东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0
4
山西省清洁取暖财政支持机制实证研究
郭前进
成怀平
王欣
师宇
《山西财税》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关于完善济南市冬季清洁取暖工作的思考
王炳康
《中国工程咨询》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工业废水余热优化利用实例分析
原梓洛
刘乃玲
《节能》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针对不同工业余热温度的有机朗肯循环工质优选
袁智威
杨中宇
史向彤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
8
我国工业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现状分析
路哲
《装备制造技术》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基于吸收式制冷和除湿溶液再生的复合冷源系统
孙方田
赵昕宇
髙军伟
田安定
张世钢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矿区余热综合利用项目的研究与应用
赵增选
《价值工程》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基于内冷式干燥剂换热器的固体除湿空调技术研究进展
郑旭
邓帅
王如竹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中国北方有色金属余热资源及清洁供暖潜力测算
王春林
方豪
夏建军
《区域供热》
2019
0
在线阅读
免费下载
职称材料
13
吸附式制冷循环利用工业余热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王丹
秦黄辉
《洁净与空调技术》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有机朗肯循环回收工业余热于集中供热的应用
宫志达
蔺新星
李惟毅
高岩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
15
纵观天下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低温工业余热综合利用
余龙清
马锋
胡学伟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用环保技术保卫蓝天——访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钦波
范凤敏
《制冷与空调(北京)》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工业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应用研究
周丽
刘杨
《洁净与空调技术》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某基于吸收式换热的工业余热利用供热管网改造方案
冯丽洁
赖中练
何正
《区域供热》
2018
0
在线阅读
免费下载
职称材料
20
吸收式制冷系统在低品位能源中的应用研究
张立坡
《能源与环保》
2018
0
在线阅读
免费下载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0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帐号登录
手机快捷登录
扫码登录
登录
注册新用户
忘记密码
第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馆外登录
获取短信验证码
登 录
第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馆外登录
使用
中文期刊助手
扫描二维码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标题
*
邮箱
*
反馈意见
*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
*
保存
取消
请在输入框中输入下图中的验证字符。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