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作者导航
机构导航
期刊评价报告
期刊开放获取
下载APP
登录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检索历史
共找到
1,421
篇文章
<
1
2
…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经济增速放缓下的资产泡沫研究
1
作者
陈彦斌
刘哲希
陈伟泽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19年第1期37-39,共3页
经济增长放缓下的资产泡沫风险是过去很少遇到的现象,因为资产泡沫通常出现在经济稳定或者繁荣时期。为了与传统资产泡沫出现于经济稳定或者繁荣时期的典型特征做出明确区分,本文将这种新的资产泡沫现象称为衰退式资产泡沫。
关键词
资产
泡沫
经济增速
经济稳定
泡沫
风险
经济增长
典型特征
泡沫
现象
繁荣
源自真实世界的理论创新
2
作者
于学军
《中国银行业》
2019年第1期8-12,108共6页
宏观经济分析其实并不复杂,因为经济活动本身就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并且各种现象之间相互联系,只要长期持续地仔细观察,系统思考,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现经济变化的蛛丝马迹。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实际上都是可以计算、衡量的,看得见、摸得...
宏观经济分析其实并不复杂,因为经济活动本身就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并且各种现象之间相互联系,只要长期持续地仔细观察,系统思考,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现经济变化的蛛丝马迹。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实际上都是可以计算、衡量的,看得见、摸得着,实在具体,清清楚楚,所以自然可以预测或测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
资产
投资规模
货币膨胀
CPI
外汇储备
宏观经济分析
货币供应量
经济过热
流动性过剩
中国宏观经济
消费品价格指数
外贸进出口
资产
泡沫
中国经济的近忧与远虑
3
作者
朱宁
《企业观察家》
2019年第1期20-21,共2页
如何平衡短期和长期的政策目标,如何平衡增长和风险之间的轻重缓急,如何把握政策实行过程中的速度与力度,可能才是经济政策制定和经济科学研究的重中之重。2018年的中国经济可谓是波澜起伏的一年。从年初开始的中美贸易摩擦在短短不到...
如何平衡短期和长期的政策目标,如何平衡增长和风险之间的轻重缓急,如何把握政策实行过程中的速度与力度,可能才是经济政策制定和经济科学研究的重中之重。2018年的中国经济可谓是波澜起伏的一年。从年初开始的中美贸易摩擦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经历从爆发到谈判甚至再谈判的曲折复杂的进程,给中美两国今年和今后几年的经济增长都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
泡沫
贸易摩擦
经济增长速度
“好的金融”VS“坏的金融”
4
作者
蔡庆丰
黄凯松
《经济学家茶座》
2019年第1期44-49,共6页
引言:“好的金融”还是“坏的金融”?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经济(Neoliberalism)思潮在全球盛行,人性的贪婪和资本的逐利性被视为理所当然。金融业作为虚拟经济的代表,在这种氛围中开始自我膨胀,逐渐抛弃其资金融通和资源配置的本...
引言:“好的金融”还是“坏的金融”?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经济(Neoliberalism)思潮在全球盛行,人性的贪婪和资本的逐利性被视为理所当然。金融业作为虚拟经济的代表,在这种氛围中开始自我膨胀,逐渐抛弃其资金融通和资源配置的本质,追逐投机和套利,引发资产泡沫。直到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大而不倒”的金融机构纷纷破产,金融部门完美发展的神话才被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业
20世纪70年代
新自由主义经济
虚拟经济
资源配置
资金融通
资产
泡沫
金融海啸
住房资本化泡沫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预览
被引量:
3
5
作者
单克强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1-45,共5页
住房资本化泡沫具有生成、膨胀、破裂的周期循环特征,在相当长时间内为自循环系统并受金融资源的约束,往往在局部领域或更大系统扭曲资源配置,在泡沫膨胀过程中以资本逻辑积累金融风险,以泡沫破裂形式暴力释放金融风险.住房资本化泡沫...
住房资本化泡沫具有生成、膨胀、破裂的周期循环特征,在相当长时间内为自循环系统并受金融资源的约束,往往在局部领域或更大系统扭曲资源配置,在泡沫膨胀过程中以资本逻辑积累金融风险,以泡沫破裂形式暴力释放金融风险.住房资本化泡沫具有不稳定特性,不允许泡沫破裂是基于资本暴利的逻辑,把提高经济效益等同于资本效益和暴利.本文基于住房资本化泡沫的理论辨析,对住房资本化泡沫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疏导金融风险、控制风险传递、化解泡沫及危机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资本化
资产
泡沫
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
泡沫
金融风险
金融危机
经济周期
脱虚向实
住房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免费下载
职称材料
言论
6
《科技智囊》
2018年第2期86-87,共2页
[系好安全带!美联储已准备在2018年捅破所有泡沫]经济学家布拉顿·史密斯近日撰文表示,2月美国将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2月初,现任美联储主席耶伦将离开美联储,鲍威尔将出任新的美联储主席。每一任新的美联储主席都预示着央行行动...
[系好安全带!美联储已准备在2018年捅破所有泡沫]经济学家布拉顿·史密斯近日撰文表示,2月美国将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2月初,现任美联储主席耶伦将离开美联储,鲍威尔将出任新的美联储主席。每一任新的美联储主席都预示着央行行动的新变化。如今,鲍威尔的时代到来。美联储将进入财政紧缩的最后阶段:缩减资产负债表、更快加息以及所有资产泡沫最后的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联储主席
言论
资产
泡沫
资产
负债表
经济学家
经济时代
财政紧缩
鲍威尔
结构性去杠杆进程中居民部门可以加杠杆吗
被引量:
3
7
作者
刘哲希
李子昂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2-60,共19页
推进结构性去杠杆是中国应对高债务问题的新思路,即在保证总体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的前提下把企业部门和地方政府杠杆尽快降下来。因此,结构性去杠杆过程中各部门杠杆率将有升有降。那么,居民部门是否应该充当加杠杆的主体,从...
推进结构性去杠杆是中国应对高债务问题的新思路,即在保证总体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的前提下把企业部门和地方政府杠杆尽快降下来。因此,结构性去杠杆过程中各部门杠杆率将有升有降。那么,居民部门是否应该充当加杠杆的主体,从而为结构性去杠杆创造更有利的宏观环境,成为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含有高杠杆特征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系统分析了居民部门加杠杆在宏观层面上带来的影响,发现结构性去杠杆进程中居民部门不应加杠杆:①居民部门加杠杆不仅难以促进反而会抑制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不过,由于产出水平下滑幅度更大的缘故,消费率会在消费支出下滑的同时“被动”上升,从而掩盖居民消费需求萎缩的事实。②虽然理论上存在居民加杠杆会促进企业降杠杆的杠杆转移机制,但是居民部门加杠杆也会导致居民投机性行为显著增加,从而使得现实中杠杆转移效果显著减弱并会加剧资产泡沫风险。③居民部门加杠杆不仅难以缓冲企业部门去杠杆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而且会导致经济产出水平出现更大幅度的下滑,不利于结构性去杠杆的推进。鉴于此,中国在推进结构性去杠杆过程中应努力控制近年来居民部门杠杆率过快上升的趋势,保持居民部门杠杆率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杠杆
去杠杆
经济增长
经济结构
资产
泡沫
金融去杠杆缘起与进展
被引量:
1
8
作者
徐枫
姚云
郭楠
《中国金融》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1-53,共3页
2016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抑制资产泡沫”,随后金融去杠杆迅速成为金融市场和监管机构热点词汇。从生命周期理论角度回顾中国金融去杠杆历程:从加杠杆环境看,宽松的货币政策是金融加杠杆“天时”,监管分业而治是金融加杠...
2016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抑制资产泡沫”,随后金融去杠杆迅速成为金融市场和监管机构热点词汇。从生命周期理论角度回顾中国金融去杠杆历程:从加杠杆环境看,宽松的货币政策是金融加杠杆“天时”,监管分业而治是金融加杠杆“地利”,银行同业膨胀是金融加杠杆“人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市场
杠杆
中央政治局会议
生命周期理论
监管机构
资产
泡沫
热点词汇
中国金融
宽松之忧:央行不是药神
9
作者
管清友
《企业观察家》
2018年第8期26-27,共2页
货币宽松不能创造财富,只能孵化财富、维护财富。大水漫灌式的货币宽松不应该成为刺激经济的主要手段,经济最终是要靠改革和创新,货币政策的作用更多的是相机抉择对冲风险,同时配合改革激活经济。宽松似乎成了一种瘾,每隔三四年就会犯一...
货币宽松不能创造财富,只能孵化财富、维护财富。大水漫灌式的货币宽松不应该成为刺激经济的主要手段,经济最终是要靠改革和创新,货币政策的作用更多的是相机抉择对冲风险,同时配合改革激活经济。宽松似乎成了一种瘾,每隔三四年就会犯一次,一犯就要找央行求解药。第一次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央行5次降息4次降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P
去杠杆
资产
泡沫
刘志峰:新时代房地产金融的形势
10
作者
刘志峰
《中国房地产金融》
2018年第6期44-45,共2页
去杠杆不是简单降低企业的负债率和债务成本,还需在更大范围兼顾资产泡沫,解决金融风险,同时要推动房地产金融优化结构、互练内功、稳扎稳打,向高质量、高效率发展。
关键词
房地产金融
刘志峰
债务成本
资产
泡沫
金融风险
负债率
企业
金融危机10周年,我们该反思什么?——金融界的七个“迷信”
预览
11
作者
范文仲
《人生与伴侣:综合版》
2018年第4期12-13,共2页
近代金融危机尽管在人类的金融发展史上表现方式不太一样,但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大多是资产泡沫和人性狂欢的结果,每一次金融危机前,往往伴随着金融体系的迅速膨胀,金融机构的冒进扩张,金融市场乱象频发。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界
反思
迷信
金融发展史
资产
泡沫
金融体系
金融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资产泡沫与新全球化逻辑
12
作者
王建
《中国投资》
2018年第1期101-102,共2页
新全球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发展中国家的实体产业竞争强势,才是07危机爆发的本质原因07金融危机已经过去整十年了,这十年中,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反思危机爆发的原因,观察危机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生的新变化、新特征。特别是在2012年以后中国...
新全球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发展中国家的实体产业竞争强势,才是07危机爆发的本质原因07金融危机已经过去整十年了,这十年中,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反思危机爆发的原因,观察危机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生的新变化、新特征。特别是在2012年以后中国发生的资产泡沫,更让我们得到了近距离观察资产泡沫兴起过程的机会,从而可以从比较90日本泡沫,07美国泡沫和12中国泡沫的发生过程中,找出资产泡沫危机的发生规律,并用这个规律来指导我们分析中国与世界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
泡沫
全球化
实体产业
兴起过程
本质原因
世界资本主义
生产过剩
人均收入水平
盈利能力
逻辑
货币政策、房价波动与经济冲击:日本案例
预览
13
作者
徐杰
李瑜
《现代金融》
2018年第5期35-38,共4页
二战之后,日本专心致力于国内经济建设,国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对美贸易顺差不断增加。在"广场协议"之后,日元不断升值,日本通过宽松货币政策和增加公共投资来应对日元升值的不良影响,房地产价格直线飙升。面对资产泡沫,日本货币政策...
二战之后,日本专心致力于国内经济建设,国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对美贸易顺差不断增加。在"广场协议"之后,日元不断升值,日本通过宽松货币政策和增加公共投资来应对日元升值的不良影响,房地产价格直线飙升。面对资产泡沫,日本货币政策从宽松转为从紧,日本财务省也出台措施限制房地产贷款,双重打击导致资产价格一路下跌,日本随后步入了"失去的十年"。为了厘清货币政策、房价下跌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本文分析了货币政策在日本资产泡沫形成与破灭中所起的作用,基于政府干预的视角对比了日本房价下跌前后的经济形势,并总结了来自日本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房价下跌
经济波动
日本
经济冲击
案例
日元升值
资产
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资产泡沫与新全球化逻辑
14
作者
王建
《中国金融》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8-60,共3页
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十年了。这十年中,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反思危机爆发的原因,观察危机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生的新变化、新特征。这次危机也让我们得到了近距离观察资产泡沫兴起过程的机会,从而可以比较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与2007...
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十年了。这十年中,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反思危机爆发的原因,观察危机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生的新变化、新特征。这次危机也让我们得到了近距离观察资产泡沫兴起过程的机会,从而可以比较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与2007年美国泡沫的不同,找出资产泡沫危机的发生规律,并用这个规律来指导我们分析中国与世界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
泡沫
国际金融危机
全球化
逻辑
资本主义经济
发生规律
2007年
90年代
经济学家魏杰:抑制资产泡沫重点在楼市
15
作者
袁阳平
蔺琪
《支点》
2018年第2期30-33,共4页
中国经济已经顺周期近40年,要警惕繁荣的风险。"在顺周期,人们对风险的警惕意识薄弱,认为未来很好,往往会盲目扩张、负债,结果留下了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魏杰说,中国经济已经顺周期近40年,要警惕繁荣的风险。近日,经济学家魏杰在武...
中国经济已经顺周期近40年,要警惕繁荣的风险。"在顺周期,人们对风险的警惕意识薄弱,认为未来很好,往往会盲目扩张、负债,结果留下了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魏杰说,中国经济已经顺周期近40年,要警惕繁荣的风险。近日,经济学家魏杰在武汉出席清华大学经管学院EMBA湖北校友会活动演讲时表示,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持乐观态度,但要在五大方面防范金融风险。他同时指出,抑制资产泡沫核心在楼市而非股市,未来房地产政策将越来越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
泡沫
经济学家
魏杰
楼市
防范金融风险
中国经济
房地产政策
顺周期
新旧动能转化与中国金融结构变革
被引量:
1
16
作者
钱学宁
《银行家》
2018年第9期43-49,共7页
2016年10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宏观经济政策开始逐渐收紧。这是承继中央"新常态""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宏观政策导向的具体实践。通过货币政策配合宏观审慎监管措施,中央双管齐下...
2016年10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宏观经济政策开始逐渐收紧。这是承继中央"新常态""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宏观政策导向的具体实践。通过货币政策配合宏观审慎监管措施,中央双管齐下对经济中存在的过度杠杆和某些金融乱象进行整治。同时,中央对政府"土地财政"和基础建设的路径依赖进行整治清理,抑制房地产投机和盲目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金融
结构变革
中央政治局会议
宏观经济政策
动能
房地产投机
金融风险
资产
泡沫
日本经济“失去的二十年”及政策启示
预览
17
作者
范立夫
王永桓
周继燕
《金融纵横》
2018年第7期95-100,共6页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日本先后经历了资产泡沫的形成、发展和破灭,进而出现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螺旋,1990—2010年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低迷,被称为“失去的二十年”。本文梳理了日本“失去的二十年”泡沫的形成过程及应对政策,结合其政策效...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日本先后经历了资产泡沫的形成、发展和破灭,进而出现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螺旋,1990—2010年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低迷,被称为“失去的二十年”。本文梳理了日本“失去的二十年”泡沫的形成过程及应对政策,结合其政策效果提出相关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成景气
广场协议
资产
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资产泡沫形成演化规律初探
预览
18
作者
陈道富
《北方金融》
2018年第3期3-7,共5页
本文从经济运行的正常波动和结构调整入手,对资产泡沫进行了重新定义。将资产泡沫定义为基于“非真实”因素,国民经济在局部领域形成与更高层次系统不协调,但又能在相当长时间内为此的自循环系统。其本质特征事后证明是错误的资源配置,...
本文从经济运行的正常波动和结构调整入手,对资产泡沫进行了重新定义。将资产泡沫定义为基于“非真实”因素,国民经济在局部领域形成与更高层次系统不协调,但又能在相当长时间内为此的自循环系统。其本质特征事后证明是错误的资源配置,能在长时间内在同一个方向持续累积。引起资产泡沫的原因,一是存在持续的认知偏差,包括使用有缺陷的指标,错误判断经济形势,情绪、信念、创新和信息不透明影响认知等。二是导致偏差持续的机制性原因,包括扭曲的激励约束机制和负反馈机制失效等。文章将典型的资产泡沫演变归纳为五个阶段:优胜劣汰、劣币驱逐良币、庞氏骗局、停滞逆转、自我坍塌,并给出不同阶段防止资产泡沫向不良方向演变的关键控制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
泡沫
自循环
经济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资本角度审视田园综合体的风险
预览
19
作者
李苏豫
曾李铎
《价值工程》
2018年第25期263-265,共3页
资本逐利的本质就是追求高杠杆高回报和与之俱来的高风险,乡村建设的长周期高投入低回报特性和资本目标并不相符。高杠杆融资带来的地产泡沫已经耗尽了城镇居民的数代财富,当下蓬勃发展的田园综合体最终是否会在2020年将风险从城市转移...
资本逐利的本质就是追求高杠杆高回报和与之俱来的高风险,乡村建设的长周期高投入低回报特性和资本目标并不相符。高杠杆融资带来的地产泡沫已经耗尽了城镇居民的数代财富,当下蓬勃发展的田园综合体最终是否会在2020年将风险从城市转移到乡村,而当那一天来到,还有谁为中国的信贷危机下的中国接盘和买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园综合体
资产
泡沫
信贷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跨越重大风险难关
20
作者
王仁贵
《瞭望》
2018年第1期22-24,共3页
过去五年来,我国成功处置了一批集中突出的金融风险点,遏制住了资产泡沫上升势头,基本控制住了地方债务风险,大大消除了短期内影响金融系统性风险积累的隐患因素。未来三年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在继续防控短期不确定性风险...
过去五年来,我国成功处置了一批集中突出的金融风险点,遏制住了资产泡沫上升势头,基本控制住了地方债务风险,大大消除了短期内影响金融系统性风险积累的隐患因素。未来三年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在继续防控短期不确定性风险因素同时,我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主战场将剑指新时代经济发展所面对的中长期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地方债务风险
风险因素
系统性风险
资产
泡沫
不确定性
经济发展
题名
经济增速放缓下的资产泡沫研究
1
作者
陈彦斌
刘哲希
陈伟泽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19年第1期37-39,共3页
文摘
经济增长放缓下的资产泡沫风险是过去很少遇到的现象,因为资产泡沫通常出现在经济稳定或者繁荣时期。为了与传统资产泡沫出现于经济稳定或者繁荣时期的典型特征做出明确区分,本文将这种新的资产泡沫现象称为衰退式资产泡沫。
关键词
资产
泡沫
经济增速
经济稳定
泡沫
风险
经济增长
典型特征
泡沫
现象
繁荣
分类号
F831.5 [经济管理—金融学]
题名
源自真实世界的理论创新
2
作者
于学军
机构
中国银保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
出处
《中国银行业》
2019年第1期8-12,108共6页
文摘
宏观经济分析其实并不复杂,因为经济活动本身就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并且各种现象之间相互联系,只要长期持续地仔细观察,系统思考,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现经济变化的蛛丝马迹。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实际上都是可以计算、衡量的,看得见、摸得着,实在具体,清清楚楚,所以自然可以预测或测算。
关键词
固定
资产
投资规模
货币膨胀
CPI
外汇储备
宏观经济分析
货币供应量
经济过热
流动性过剩
中国宏观经济
消费品价格指数
外贸进出口
资产
泡沫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题名
中国经济的近忧与远虑
3
作者
朱宁
机构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
出处
《企业观察家》
2019年第1期20-21,共2页
文摘
如何平衡短期和长期的政策目标,如何平衡增长和风险之间的轻重缓急,如何把握政策实行过程中的速度与力度,可能才是经济政策制定和经济科学研究的重中之重。2018年的中国经济可谓是波澜起伏的一年。从年初开始的中美贸易摩擦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经历从爆发到谈判甚至再谈判的曲折复杂的进程,给中美两国今年和今后几年的经济增长都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
资产
泡沫
贸易摩擦
经济增长速度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题名
“好的金融”VS“坏的金融”
4
作者
蔡庆丰
黄凯松
机构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经济学家茶座》
2019年第1期44-49,共6页
文摘
引言:“好的金融”还是“坏的金融”?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经济(Neoliberalism)思潮在全球盛行,人性的贪婪和资本的逐利性被视为理所当然。金融业作为虚拟经济的代表,在这种氛围中开始自我膨胀,逐渐抛弃其资金融通和资源配置的本质,追逐投机和套利,引发资产泡沫。直到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大而不倒”的金融机构纷纷破产,金融部门完美发展的神话才被终结。
关键词
金融业
20世纪70年代
新自由主义经济
虚拟经济
资源配置
资金融通
资产
泡沫
金融海啸
分类号
F832 [经济管理—金融学]
题名
住房资本化泡沫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预览
被引量:
3
5
作者
单克强
机构
中国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
出处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1-45,共5页
文摘
住房资本化泡沫具有生成、膨胀、破裂的周期循环特征,在相当长时间内为自循环系统并受金融资源的约束,往往在局部领域或更大系统扭曲资源配置,在泡沫膨胀过程中以资本逻辑积累金融风险,以泡沫破裂形式暴力释放金融风险.住房资本化泡沫具有不稳定特性,不允许泡沫破裂是基于资本暴利的逻辑,把提高经济效益等同于资本效益和暴利.本文基于住房资本化泡沫的理论辨析,对住房资本化泡沫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疏导金融风险、控制风险传递、化解泡沫及危机提出建议.
关键词
住房资本化
资产
泡沫
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
泡沫
金融风险
金融危机
经济周期
脱虚向实
住房体制改革
分类号
F840.4 [经济管理—保险]
在线阅读
免费下载
职称材料
题名
言论
6
出处
《科技智囊》
2018年第2期86-87,共2页
文摘
[系好安全带!美联储已准备在2018年捅破所有泡沫]经济学家布拉顿·史密斯近日撰文表示,2月美国将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2月初,现任美联储主席耶伦将离开美联储,鲍威尔将出任新的美联储主席。每一任新的美联储主席都预示着央行行动的新变化。如今,鲍威尔的时代到来。美联储将进入财政紧缩的最后阶段:缩减资产负债表、更快加息以及所有资产泡沫最后的破裂。
关键词
美联储主席
言论
资产
泡沫
资产
负债表
经济学家
经济时代
财政紧缩
鲍威尔
分类号
F837.12 [经济管理—金融学]
题名
结构性去杠杆进程中居民部门可以加杠杆吗
被引量:
3
7
作者
刘哲希
李子昂
机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2-60,共19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十三五’时期中国宏观调控体系的改革与转型问题研究”(批准号18JD79001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发展新动力研究”(批准号16ZDA006)。
文摘
推进结构性去杠杆是中国应对高债务问题的新思路,即在保证总体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的前提下把企业部门和地方政府杠杆尽快降下来。因此,结构性去杠杆过程中各部门杠杆率将有升有降。那么,居民部门是否应该充当加杠杆的主体,从而为结构性去杠杆创造更有利的宏观环境,成为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含有高杠杆特征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系统分析了居民部门加杠杆在宏观层面上带来的影响,发现结构性去杠杆进程中居民部门不应加杠杆:①居民部门加杠杆不仅难以促进反而会抑制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不过,由于产出水平下滑幅度更大的缘故,消费率会在消费支出下滑的同时“被动”上升,从而掩盖居民消费需求萎缩的事实。②虽然理论上存在居民加杠杆会促进企业降杠杆的杠杆转移机制,但是居民部门加杠杆也会导致居民投机性行为显著增加,从而使得现实中杠杆转移效果显著减弱并会加剧资产泡沫风险。③居民部门加杠杆不仅难以缓冲企业部门去杠杆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而且会导致经济产出水平出现更大幅度的下滑,不利于结构性去杠杆的推进。鉴于此,中国在推进结构性去杠杆过程中应努力控制近年来居民部门杠杆率过快上升的趋势,保持居民部门杠杆率的稳定。
关键词
高杠杆
去杠杆
经济增长
经济结构
资产
泡沫
Keywords
high leverage
deleveraging
economic growth
economic structure
asset bubbles
分类号
F120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题名
金融去杠杆缘起与进展
被引量:
1
8
作者
徐枫
姚云
郭楠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出处
《中国金融》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1-53,共3页
文摘
2016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抑制资产泡沫”,随后金融去杠杆迅速成为金融市场和监管机构热点词汇。从生命周期理论角度回顾中国金融去杠杆历程:从加杠杆环境看,宽松的货币政策是金融加杠杆“天时”,监管分业而治是金融加杠杆“地利”,银行同业膨胀是金融加杠杆“人和”。
关键词
金融市场
杠杆
中央政治局会议
生命周期理论
监管机构
资产
泡沫
热点词汇
中国金融
分类号
F832.5 [经济管理—金融学]
题名
宽松之忧:央行不是药神
9
作者
管清友
机构
民生证券研究院
民生证券研究院宏观研究中心
出处
《企业观察家》
2018年第8期26-27,共2页
文摘
货币宽松不能创造财富,只能孵化财富、维护财富。大水漫灌式的货币宽松不应该成为刺激经济的主要手段,经济最终是要靠改革和创新,货币政策的作用更多的是相机抉择对冲风险,同时配合改革激活经济。宽松似乎成了一种瘾,每隔三四年就会犯一次,一犯就要找央行求解药。第一次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央行5次降息4次降准。
关键词
GDP
去杠杆
资产
泡沫
分类号
F83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题名
刘志峰:新时代房地产金融的形势
10
作者
刘志峰
机构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
出处
《中国房地产金融》
2018年第6期44-45,共2页
文摘
去杠杆不是简单降低企业的负债率和债务成本,还需在更大范围兼顾资产泡沫,解决金融风险,同时要推动房地产金融优化结构、互练内功、稳扎稳打,向高质量、高效率发展。
关键词
房地产金融
刘志峰
债务成本
资产
泡沫
金融风险
负债率
企业
分类号
F832.45 [经济管理—金融学]
题名
金融危机10周年,我们该反思什么?——金融界的七个“迷信”
预览
11
作者
范文仲
出处
《人生与伴侣:综合版》
2018年第4期12-13,共2页
文摘
近代金融危机尽管在人类的金融发展史上表现方式不太一样,但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大多是资产泡沫和人性狂欢的结果,每一次金融危机前,往往伴随着金融体系的迅速膨胀,金融机构的冒进扩张,金融市场乱象频发。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界
反思
迷信
金融发展史
资产
泡沫
金融体系
金融机构
分类号
F833.05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资产泡沫与新全球化逻辑
12
作者
王建
机构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
出处
《中国投资》
2018年第1期101-102,共2页
文摘
新全球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发展中国家的实体产业竞争强势,才是07危机爆发的本质原因07金融危机已经过去整十年了,这十年中,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反思危机爆发的原因,观察危机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生的新变化、新特征。特别是在2012年以后中国发生的资产泡沫,更让我们得到了近距离观察资产泡沫兴起过程的机会,从而可以从比较90日本泡沫,07美国泡沫和12中国泡沫的发生过程中,找出资产泡沫危机的发生规律,并用这个规律来指导我们分析中国与世界的未来。
关键词
资产
泡沫
全球化
实体产业
兴起过程
本质原因
世界资本主义
生产过剩
人均收入水平
盈利能力
逻辑
分类号
F831.5 [经济管理—金融学]
题名
货币政策、房价波动与经济冲击:日本案例
预览
13
作者
徐杰
李瑜
机构
江苏宜兴农村商业银行
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院
出处
《现代金融》
2018年第5期35-38,共4页
文摘
二战之后,日本专心致力于国内经济建设,国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对美贸易顺差不断增加。在"广场协议"之后,日元不断升值,日本通过宽松货币政策和增加公共投资来应对日元升值的不良影响,房地产价格直线飙升。面对资产泡沫,日本货币政策从宽松转为从紧,日本财务省也出台措施限制房地产贷款,双重打击导致资产价格一路下跌,日本随后步入了"失去的十年"。为了厘清货币政策、房价下跌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本文分析了货币政策在日本资产泡沫形成与破灭中所起的作用,基于政府干预的视角对比了日本房价下跌前后的经济形势,并总结了来自日本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房价下跌
经济波动
日本
经济冲击
案例
日元升值
资产
泡沫
分类号
F822.0 [经济管理—财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资产泡沫与新全球化逻辑
14
作者
王建
机构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
出处
《中国金融》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8-60,共3页
文摘
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十年了。这十年中,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反思危机爆发的原因,观察危机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生的新变化、新特征。这次危机也让我们得到了近距离观察资产泡沫兴起过程的机会,从而可以比较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与2007年美国泡沫的不同,找出资产泡沫危机的发生规律,并用这个规律来指导我们分析中国与世界的未来。
关键词
资产
泡沫
国际金融危机
全球化
逻辑
资本主义经济
发生规律
2007年
90年代
分类号
F831.5 [经济管理—金融学]
题名
经济学家魏杰:抑制资产泡沫重点在楼市
15
作者
袁阳平
蔺琪
机构
《支点》编辑部
出处
《支点》
2018年第2期30-33,共4页
文摘
中国经济已经顺周期近40年,要警惕繁荣的风险。"在顺周期,人们对风险的警惕意识薄弱,认为未来很好,往往会盲目扩张、负债,结果留下了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魏杰说,中国经济已经顺周期近40年,要警惕繁荣的风险。近日,经济学家魏杰在武汉出席清华大学经管学院EMBA湖北校友会活动演讲时表示,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持乐观态度,但要在五大方面防范金融风险。他同时指出,抑制资产泡沫核心在楼市而非股市,未来房地产政策将越来越严。
关键词
资产
泡沫
经济学家
魏杰
楼市
防范金融风险
中国经济
房地产政策
顺周期
分类号
F831.5 [经济管理—金融学]
题名
新旧动能转化与中国金融结构变革
被引量:
1
16
作者
钱学宁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出处
《银行家》
2018年第9期43-49,共7页
文摘
2016年10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宏观经济政策开始逐渐收紧。这是承继中央"新常态""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宏观政策导向的具体实践。通过货币政策配合宏观审慎监管措施,中央双管齐下对经济中存在的过度杠杆和某些金融乱象进行整治。同时,中央对政府"土地财政"和基础建设的路径依赖进行整治清理,抑制房地产投机和盲目投资。
关键词
中国金融
结构变革
中央政治局会议
宏观经济政策
动能
房地产投机
金融风险
资产
泡沫
分类号
F832.5 [经济管理—金融学]
题名
日本经济“失去的二十年”及政策启示
预览
17
作者
范立夫
王永桓
周继燕
机构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中国人民银行大连市中心支行
出处
《金融纵横》
2018年第7期95-100,共6页
文摘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日本先后经历了资产泡沫的形成、发展和破灭,进而出现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螺旋,1990—2010年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低迷,被称为“失去的二十年”。本文梳理了日本“失去的二十年”泡沫的形成过程及应对政策,结合其政策效果提出相关启示。
关键词
平成景气
广场协议
资产
泡沫
分类号
F131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资产泡沫形成演化规律初探
预览
18
作者
陈道富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出处
《北方金融》
2018年第3期3-7,共5页
文摘
本文从经济运行的正常波动和结构调整入手,对资产泡沫进行了重新定义。将资产泡沫定义为基于“非真实”因素,国民经济在局部领域形成与更高层次系统不协调,但又能在相当长时间内为此的自循环系统。其本质特征事后证明是错误的资源配置,能在长时间内在同一个方向持续累积。引起资产泡沫的原因,一是存在持续的认知偏差,包括使用有缺陷的指标,错误判断经济形势,情绪、信念、创新和信息不透明影响认知等。二是导致偏差持续的机制性原因,包括扭曲的激励约束机制和负反馈机制失效等。文章将典型的资产泡沫演变归纳为五个阶段:优胜劣汰、劣币驱逐良币、庞氏骗局、停滞逆转、自我坍塌,并给出不同阶段防止资产泡沫向不良方向演变的关键控制要素。
关键词
资产
泡沫
自循环
经济结构调整
分类号
F832.0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资本角度审视田园综合体的风险
预览
19
作者
李苏豫
曾李铎
机构
天域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价值工程》
2018年第25期263-265,共3页
文摘
资本逐利的本质就是追求高杠杆高回报和与之俱来的高风险,乡村建设的长周期高投入低回报特性和资本目标并不相符。高杠杆融资带来的地产泡沫已经耗尽了城镇居民的数代财富,当下蓬勃发展的田园综合体最终是否会在2020年将风险从城市转移到乡村,而当那一天来到,还有谁为中国的信贷危机下的中国接盘和买单。
关键词
田园综合体
资产
泡沫
信贷危机
Keywords
rural complex
asset bubbles
credit crisis
分类号
F30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跨越重大风险难关
20
作者
王仁贵
机构
《瞭望》编辑部
出处
《瞭望》
2018年第1期22-24,共3页
文摘
过去五年来,我国成功处置了一批集中突出的金融风险点,遏制住了资产泡沫上升势头,基本控制住了地方债务风险,大大消除了短期内影响金融系统性风险积累的隐患因素。未来三年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在继续防控短期不确定性风险因素同时,我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主战场将剑指新时代经济发展所面对的中长期风险因素。
关键词
风险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地方债务风险
风险因素
系统性风险
资产
泡沫
不确定性
经济发展
分类号
F832.4 [经济管理—金融学]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经济增速放缓下的资产泡沫研究
陈彦斌
刘哲希
陈伟泽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19
0
2
源自真实世界的理论创新
于学军
《中国银行业》
2019
0
3
中国经济的近忧与远虑
朱宁
《企业观察家》
2019
0
4
“好的金融”VS“坏的金融”
蔡庆丰
黄凯松
《经济学家茶座》
2019
0
5
住房资本化泡沫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单克强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免费下载
职称材料
6
言论
《科技智囊》
2018
0
7
结构性去杠杆进程中居民部门可以加杠杆吗
刘哲希
李子昂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3
8
金融去杠杆缘起与进展
徐枫
姚云
郭楠
《中国金融》
北大核心
2018
1
9
宽松之忧:央行不是药神
管清友
《企业观察家》
2018
0
10
刘志峰:新时代房地产金融的形势
刘志峰
《中国房地产金融》
2018
0
11
金融危机10周年,我们该反思什么?——金融界的七个“迷信”
范文仲
《人生与伴侣:综合版》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资产泡沫与新全球化逻辑
王建
《中国投资》
2018
0
13
货币政策、房价波动与经济冲击:日本案例
徐杰
李瑜
《现代金融》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资产泡沫与新全球化逻辑
王建
《中国金融》
北大核心
2018
0
15
经济学家魏杰:抑制资产泡沫重点在楼市
袁阳平
蔺琪
《支点》
2018
0
16
新旧动能转化与中国金融结构变革
钱学宁
《银行家》
2018
1
17
日本经济“失去的二十年”及政策启示
范立夫
王永桓
周继燕
《金融纵横》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资产泡沫形成演化规律初探
陈道富
《北方金融》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从资本角度审视田园综合体的风险
李苏豫
曾李铎
《价值工程》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跨越重大风险难关
王仁贵
《瞭望》
2018
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7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帐号登录
手机快捷登录
扫码登录
登录
注册新用户
忘记密码
第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 录
第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使用
中文期刊助手
扫描二维码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标题
*
邮箱
*
反馈意见
*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
*
保存
取消
请在输入框中输入下图中的验证字符。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