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采取生长抑素(4 mg溶于5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泵入,...目的:分析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采取生长抑素(4 mg溶于5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泵入,tid,)治疗,研究组采取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45 mg溶于1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入,tid)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脱离呼吸机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和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脱离呼吸机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和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理想,可减低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针刀'C'形松解术治疗僵硬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僵硬期肩周炎诊断的住院患者共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针刀治疗组,n=25)和对照组(普通针刺组,n=25)。两组均进行手法抬肩术治疗以及术后...目的:探讨针刀'C'形松解术治疗僵硬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僵硬期肩周炎诊断的住院患者共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针刀治疗组,n=25)和对照组(普通针刺组,n=25)。两组均进行手法抬肩术治疗以及术后每天进行肩关节主动功能锻炼,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针刀'C'形松解治疗,每隔5 d 1次,3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每日1次,14次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分别在1个疗程结束后、疗程结束后1周、疗程结束后4周比较两组的NRS疼痛评分情况、Constan-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法,比较两组治疗结束时的治愈率及显效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NR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治疗结束时、1个疗程结束后、疗程结束后1周、疗程结束后4周,观察组的NRS疼痛评分(分别为0.76±0.77、1.30±0.95、1.13±1.07)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1.93±1.78、2.01±1.55、2.26±1.53),P值分别为0.001、0.044与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Constan-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95.00±0.94、95.16±0.81及95.64±0.72)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79.52±1.71、79.48±1.68及78.84±1.66),P值均为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观察组的治愈率为72.0%,显效率为92.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44.0%)和显效率(68.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C'形松解术治疗僵硬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普通针刺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引导式教育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康复科就诊的60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目的观察引导式教育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康复科就诊的60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引导式教育(CE),2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分级和北京盖什尔发育量表(Beijing Gesell Developmental Scale,Gesell)的发育商(DQ)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GMFCS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GMFCS分级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Ⅴ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社会适应、个人-社会、大运动、精细运动和语言的D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上述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均有所提高(P<0.05或P<0.01),且治疗组升幅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E能促进不随意运动脑瘫患儿运动、认知功能的提高,通过家长的全程参与,为患儿的家庭康复奠定了一定基础,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应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针刀'C'形松解术治疗僵硬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僵硬期肩周炎诊断的住院患者共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针刀治疗组,n=25)和对照组(普通针刺组,n=25)。两组均进行手法抬肩术治疗以及术后每天进行肩关节主动功能锻炼,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针刀'C'形松解治疗,每隔5 d 1次,3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每日1次,14次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分别在1个疗程结束后、疗程结束后1周、疗程结束后4周比较两组的NRS疼痛评分情况、Constan-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法,比较两组治疗结束时的治愈率及显效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NR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治疗结束时、1个疗程结束后、疗程结束后1周、疗程结束后4周,观察组的NRS疼痛评分(分别为0.76±0.77、1.30±0.95、1.13±1.07)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1.93±1.78、2.01±1.55、2.26±1.53),P值分别为0.001、0.044与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Constan-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95.00±0.94、95.16±0.81及95.64±0.72)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79.52±1.71、79.48±1.68及78.84±1.66),P值均为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观察组的治愈率为72.0%,显效率为92.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44.0%)和显效率(68.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C'形松解术治疗僵硬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普通针刺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文摘目的观察引导式教育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康复科就诊的60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引导式教育(CE),2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分级和北京盖什尔发育量表(Beijing Gesell Developmental Scale,Gesell)的发育商(DQ)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GMFCS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GMFCS分级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Ⅴ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社会适应、个人-社会、大运动、精细运动和语言的D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上述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均有所提高(P<0.05或P<0.01),且治疗组升幅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E能促进不随意运动脑瘫患儿运动、认知功能的提高,通过家长的全程参与,为患儿的家庭康复奠定了一定基础,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