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坐标格式算法(Polar format algorithm,PFA)将球面波前近似为平面波前,由此引入的误差会造成SAR图像出现严重的边缘模糊和几何失真。之前的波前弯曲补偿方法都是基于雷达平飞假设,然而由于弹载SAR平台大俯冲、大斜视的机动特点,使得...极坐标格式算法(Polar format algorithm,PFA)将球面波前近似为平面波前,由此引入的误差会造成SAR图像出现严重的边缘模糊和几何失真。之前的波前弯曲补偿方法都是基于雷达平飞假设,然而由于弹载SAR平台大俯冲、大斜视的机动特点,使得现有的滤波器设计方法无法直接应用于雷达平台俯冲等机动条件,波前弯曲误差补偿方法的应用范围因此受到很大限制。本文根据导弹飞行末端大斜视、大俯冲的机动特点,推导了雷达俯冲机动条件下波前弯曲空间频域相位误差的精确表达式,通过空变后滤波等处理实现了弹载SAR极坐标格式算法波前弯曲误差的精确补偿,有效地解决了弹载SAR俯冲机动条件下PFA图像的模糊和几何失真问题。该方法扩展了图像后处理补偿极坐标格式算法波前弯曲误差的应用范围,进一步完善了极坐标格式算法的波前弯曲补偿理论。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公式和方法的正确性。展开更多
近年来,弹载 SAR 制导技术已成为 SAR 技术应用的又一重要方面。在体积有限制的战术导弹应用中,为了消除弹体姿态变化对目标测量的影响,往往采用捷联稳定平台来实现天线稳定。阐述了两轴天线稳定平台的设计思路及结构框架,根据捷联...近年来,弹载 SAR 制导技术已成为 SAR 技术应用的又一重要方面。在体积有限制的战术导弹应用中,为了消除弹体姿态变化对目标测量的影响,往往采用捷联稳定平台来实现天线稳定。阐述了两轴天线稳定平台的设计思路及结构框架,根据捷联式天线平台的结构特点及稳定平台工作原理,应用坐标变换方法,建立了两轴天线平台的运动学模型。根据不同工作模式对天线尺寸的要求,设计了随工作模式实时切换的同轴双天线,并依据建立的大天线坐标系推导出小天线坐标变换关系。展开更多
斜视成像是弹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的一种重要工作模式,从实际应用出发,弹载 SAR 为实现快视成像常采用子孔径处理。由于在大斜视模式下,距离方位严重耦合,常规算法成像处理的第1步是采用时域校正距离...斜视成像是弹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的一种重要工作模式,从实际应用出发,弹载 SAR 为实现快视成像常采用子孔径处理。由于在大斜视模式下,距离方位严重耦合,常规算法成像处理的第1步是采用时域校正距离走动的方法来消除距离方位的耦合,这会带来方位相位随方位位置空变问题,造成方位无法统一处理,影响方位聚焦深度。文中详细分析了弹载 SAR 大前斜瞬时斜距模型,针对子孔径数据,提出一种基于高次相位滤波的方位空变校正新方法,实现方位统一聚焦处理。点目标仿真数据处理验证了文中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展开更多
前视弹载SAR 中,航向两侧对称的目标具有相同的多普勒历程,从而造成了 SAR 图像的左右模糊。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基于弹载 SAR 的特点,建立了双天线前视 SAR 成像信号模型,详细分析了该体制下的信号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解...前视弹载SAR 中,航向两侧对称的目标具有相同的多普勒历程,从而造成了 SAR 图像的左右模糊。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基于弹载 SAR 的特点,建立了双天线前视 SAR 成像信号模型,详细分析了该体制下的信号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解左右模糊的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双天线接收的雷达回波信号分别进行斜视成像,得到左右模糊的SAR图像,然后通过波束形成的方法、利用波程差解左右模糊,得到无模糊的目标图像。最后,通过成像仿真模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展开更多
文摘极坐标格式算法(Polar format algorithm,PFA)将球面波前近似为平面波前,由此引入的误差会造成SAR图像出现严重的边缘模糊和几何失真。之前的波前弯曲补偿方法都是基于雷达平飞假设,然而由于弹载SAR平台大俯冲、大斜视的机动特点,使得现有的滤波器设计方法无法直接应用于雷达平台俯冲等机动条件,波前弯曲误差补偿方法的应用范围因此受到很大限制。本文根据导弹飞行末端大斜视、大俯冲的机动特点,推导了雷达俯冲机动条件下波前弯曲空间频域相位误差的精确表达式,通过空变后滤波等处理实现了弹载SAR极坐标格式算法波前弯曲误差的精确补偿,有效地解决了弹载SAR俯冲机动条件下PFA图像的模糊和几何失真问题。该方法扩展了图像后处理补偿极坐标格式算法波前弯曲误差的应用范围,进一步完善了极坐标格式算法的波前弯曲补偿理论。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公式和方法的正确性。
文摘近年来,弹载 SAR 制导技术已成为 SAR 技术应用的又一重要方面。在体积有限制的战术导弹应用中,为了消除弹体姿态变化对目标测量的影响,往往采用捷联稳定平台来实现天线稳定。阐述了两轴天线稳定平台的设计思路及结构框架,根据捷联式天线平台的结构特点及稳定平台工作原理,应用坐标变换方法,建立了两轴天线平台的运动学模型。根据不同工作模式对天线尺寸的要求,设计了随工作模式实时切换的同轴双天线,并依据建立的大天线坐标系推导出小天线坐标变换关系。
文摘斜视成像是弹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的一种重要工作模式,从实际应用出发,弹载 SAR 为实现快视成像常采用子孔径处理。由于在大斜视模式下,距离方位严重耦合,常规算法成像处理的第1步是采用时域校正距离走动的方法来消除距离方位的耦合,这会带来方位相位随方位位置空变问题,造成方位无法统一处理,影响方位聚焦深度。文中详细分析了弹载 SAR 大前斜瞬时斜距模型,针对子孔径数据,提出一种基于高次相位滤波的方位空变校正新方法,实现方位统一聚焦处理。点目标仿真数据处理验证了文中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文摘前视弹载SAR 中,航向两侧对称的目标具有相同的多普勒历程,从而造成了 SAR 图像的左右模糊。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基于弹载 SAR 的特点,建立了双天线前视 SAR 成像信号模型,详细分析了该体制下的信号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解左右模糊的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双天线接收的雷达回波信号分别进行斜视成像,得到左右模糊的SAR图像,然后通过波束形成的方法、利用波程差解左右模糊,得到无模糊的目标图像。最后,通过成像仿真模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