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小剂量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治疗难治性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长期预后。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难治性MG患者6例,收集患者一般信息、病史、治疗史...目的观察小剂量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治疗难治性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长期预后。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难治性MG患者6例,收集患者一般信息、病史、治疗史、肌电图检查及MG相关自身抗体等资料。给予患者小剂量RTX治疗(100 mg/周,连续3周,每半年再次输注100 mg)治疗。采用美国MG协会(myasthenia gravis foundation of America,MGFA)分型、MG量化评分(quantitative myasthenia gravis,QMG)、美国MG协会干预后分型量表(myasthenia gravis foundation of America postintervention status,MGFA PIS)、MG临床状态及治疗强度评分量表(myasthenia gravis status and treatment intensity,MGSTI)评估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及药物剂量变化情况。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6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平均发病年龄为47.0岁,中位病程为4.5年,随访时间为18~55个月。治疗前患者QMG评分中位数为15分,治疗3个月内均降为0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患者达到MGFA PIS量表最小临床状态且维持症状持续缓解,无需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另1例患者达到临床症状缓解及免疫抑制剂减量,仅口服小剂量激素即能维持最小临床症状。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RTX治疗难治性MG安全性好,可使患者在临床症状缓解的基础上减少免疫抑制剂剂量,使患者长期受益。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价利妥昔单抗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北京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MG患者21例,所有患者血清抗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R)抗体或抗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muscle specific kinase,MuSK)抗体阳性。给予患者4次500mg利妥昔单抗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许氏评分,血CD19阳性B淋巴细胞、CD20阳性B淋巴细胞百分数以及相关抗体变化情况,同时观察利妥昔单抗的不良反应。结果共20例患者在使用4次500mg利妥昔单抗治疗后复查许氏评分,治疗前基线许氏评分为7~44分,平均(18.5±10.56)分,治疗后许氏评分为0~25分,平均(10.45±7.70)分,经利妥昔单抗治疗后患者许氏评分减低为6.5(3.25,12.75)分〔Md(P25,P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共16例患者于第1次、第2次、第3次及第4次利妥昔单抗用药后复查许氏评分,与用药前比较许氏评分降低分别为2(0,7)分〔Md(P25,P75)〕以及(6.12±4.54)、(6.18±5.98)、(8.12±5.80)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患者外周血CD19、CD20阳性B淋巴细胞计数于第一次用药后分别下降96%、97%。抗AChR抗体阳性患者共19例,用药后不同时间复查抗体水平14次,共发现2例患者抗体滴度降低。共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均为良性不良反应。结论4次500mg利妥昔单抗治疗MG显示出良好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耐受性好。
文摘目的观察小剂量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治疗难治性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长期预后。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难治性MG患者6例,收集患者一般信息、病史、治疗史、肌电图检查及MG相关自身抗体等资料。给予患者小剂量RTX治疗(100 mg/周,连续3周,每半年再次输注100 mg)治疗。采用美国MG协会(myasthenia gravis foundation of America,MGFA)分型、MG量化评分(quantitative myasthenia gravis,QMG)、美国MG协会干预后分型量表(myasthenia gravis foundation of America postintervention status,MGFA PIS)、MG临床状态及治疗强度评分量表(myasthenia gravis status and treatment intensity,MGSTI)评估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及药物剂量变化情况。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6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平均发病年龄为47.0岁,中位病程为4.5年,随访时间为18~55个月。治疗前患者QMG评分中位数为15分,治疗3个月内均降为0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患者达到MGFA PIS量表最小临床状态且维持症状持续缓解,无需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另1例患者达到临床症状缓解及免疫抑制剂减量,仅口服小剂量激素即能维持最小临床症状。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RTX治疗难治性MG安全性好,可使患者在临床症状缓解的基础上减少免疫抑制剂剂量,使患者长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