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本院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及合理用药情况,为临床药学工作持续改进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19年108位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报告177例次,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万古霉素对其肾功能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评估万...目的分析本院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及合理用药情况,为临床药学工作持续改进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19年108位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报告177例次,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万古霉素对其肾功能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评估万古霉素应用的合理性。结果 7.4%的患者存在万古霉素剂量或者药物选择方面的不合理。万古霉素平均使用(5.3±4.1)d后首次送检,且仅有35.6%例次的谷浓度介于参考值范围。万古霉素危急值(谷浓度>25 μg·mL-1)患者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显著高于未达危急值患者(32.6% vs 10.0%,P<0.01)。危急值患者的肌酐清除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万古霉素使用前为16.3(6.9,42.7)mL·min-1,使用后为15.5(7.5,25.9)mL·min-1(P<0.05)。使用群体药代动力学工具(https://clincalc.com/Vancomycin/)预测万古霉素危急值患者谷浓度,42.1%的患者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小于20%。结论万古霉素及时检测以及危急值的报告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重要意义。利用群体药代动力学工具优化初始给药方案有望改善患者的谷浓度达标率。展开更多
文摘近年来,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治疗目标从临床缓解转向黏膜愈合.在这种情况下,CD的管理和监测格外重要.根据临床症状和炎症标志物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对患者进行监测,取得更好的临床和内镜治疗效果.然而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推荐仅考虑炎症标志物的治疗优化方案.治疗性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已被用于改善硫嘌呤和抗肿瘤坏死因子药物的治疗,被动性TDM适用于所有药物,为提高临床实用性,抗肿瘤坏死因子药物的监测应从被动性转变为主动性.主动的TDM对于优化非抗肿瘤坏死因子生物制剂的效用仍有待描述.此外,炎症标志物可以预测术后CD的复发,术后6-12 mo以及之后定期行结肠镜复查亦为重要.高危CD患者应考虑尽早在术后进行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但抗肿瘤坏死因子预防性给药的最佳时间尚无统一意见,非抗肿瘤坏死因子生物制剂在术后预防性给药中的作用还需研究.本文主要综述了炎症标志物的监测、药物监测及术后患者的监测,进而优化CD患者管理,使更多的患者达到治疗目标,指出了CD患者密切监测的重要性.
文摘目的分析本院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及合理用药情况,为临床药学工作持续改进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19年108位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报告177例次,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万古霉素对其肾功能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评估万古霉素应用的合理性。结果 7.4%的患者存在万古霉素剂量或者药物选择方面的不合理。万古霉素平均使用(5.3±4.1)d后首次送检,且仅有35.6%例次的谷浓度介于参考值范围。万古霉素危急值(谷浓度>25 μg·mL-1)患者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显著高于未达危急值患者(32.6% vs 10.0%,P<0.01)。危急值患者的肌酐清除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万古霉素使用前为16.3(6.9,42.7)mL·min-1,使用后为15.5(7.5,25.9)mL·min-1(P<0.05)。使用群体药代动力学工具(https://clincalc.com/Vancomycin/)预测万古霉素危急值患者谷浓度,42.1%的患者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小于20%。结论万古霉素及时检测以及危急值的报告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重要意义。利用群体药代动力学工具优化初始给药方案有望改善患者的谷浓度达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