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作者导航
机构导航
期刊评价报告
期刊开放获取
下载APP
登录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检索历史
共找到
4,787
篇文章
<
1
2
…
2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社会资本:流行的狂热抑或基本的概念?
预览
被引量:
96
1
作者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龙虎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 26-34,共9页
文章认为,人类创造的资本包括四种有着某些相似性的类型,即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差异表现在四个方面:(1)社会资本不会因为使用但会由于不使用而枯竭;(2)社会资本不容易观察和测量;(3)社会资本...
文章认为,人类创造的资本包括四种有着某些相似性的类型,即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差异表现在四个方面:(1)社会资本不会因为使用但会由于不使用而枯竭;(2)社会资本不容易观察和测量;(3)社会资本难以通过外部干预建立;(4)全国性和区域性政府机构对个人用来追求长期发展努力的社会资本类型和水平有重要影响.文章利用博弈理论,以实际案例讨论了社会资本的创造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物质资本
人力资本
自然资本
家庭结构
共享规范
规则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农村民间组织生长成因研究
预览
被引量:
68
2
作者
李熠煜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 162-169,共8页
近年来,农村民间组织发展较快,而目前学界对此关注不够.农村民间组织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自身广泛社会资本的运用,基层政府对农村的公共物品供应不足及农村精英的参与.农村的民间组织能协助政府治理乡村,是农民自身的利益表达机制....
近年来,农村民间组织发展较快,而目前学界对此关注不够.农村民间组织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自身广泛社会资本的运用,基层政府对农村的公共物品供应不足及农村精英的参与.农村的民间组织能协助政府治理乡村,是农民自身的利益表达机制.但同时政府也要加强对农村民间组织的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民间组织
乡村基层政权
社会资本
公共物品
中国
非政府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盲人摸象:中国地方政府分析
预览
被引量:
68
3
作者
托尼·赛奇
邵明阳(译)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 96-104,共9页
中国的经济改革深深地改变了政治体制,最重要的后果是国家的结构化和国家内部权力的重新分配.这对地方政府的性质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从直接描述财政状况开篇,回顾了对地方政府性质的不同分析,并引入政治承包制和地方社会结构两个变量,...
中国的经济改革深深地改变了政治体制,最重要的后果是国家的结构化和国家内部权力的重新分配.这对地方政府的性质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从直接描述财政状况开篇,回顾了对地方政府性质的不同分析,并引入政治承包制和地方社会结构两个变量,以解释此种变化及其产生的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改革
政治体制
地方政府
政治承包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前中国“集体行动”研究述评
预览
被引量:
62
4
作者
王国勤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 264-273,共10页
有关集体行动的研究在国内学界正成为一个跨学科的显题,本文旨在对这一研究领域作一个简要的考察并提出一些判断。作者发现,目前对于集体行动的研究,在研究取向和方法上,运用结构性分析居多而过程分析较少;运用理性主义分析居多而...
有关集体行动的研究在国内学界正成为一个跨学科的显题,本文旨在对这一研究领域作一个简要的考察并提出一些判断。作者发现,目前对于集体行动的研究,在研究取向和方法上,运用结构性分析居多而过程分析较少;运用理性主义分析居多而建构主义分析较少;另一方面,在过程分析和建构主义分析的运用逐渐增多的同时,多种研究取向和方法也开始有相互融合的趋势。在研究议题上,既有研究主要涉及集体行动发生的原因、政治机会机构、动员结构、策略和手段、话语等方面,有点遗憾是,大部分研究在这些议题上缺乏足够的理论关怀以及必要的实证方法的支撑。值得注意的是,新的集体行动或者集体行动的新的特征的大量出现,挑战了很多既有的理论,它需要研究者们给予更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行动
结构分析
过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司法调节
被引量:
51
5
作者
刘海波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 36-44,共9页
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结构关系主要有两种模式:相互控制和重叠统治。相互控制模式的设计使得各级政府在组成、立法和执行上相互依赖,通过立法、行政过程中的体制保障机制来协调政府间的关系。这种方式有诸多弊端。用司法方式调节中央和地...
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结构关系主要有两种模式:相互控制和重叠统治。相互控制模式的设计使得各级政府在组成、立法和执行上相互依赖,通过立法、行政过程中的体制保障机制来协调政府间的关系。这种方式有诸多弊端。用司法方式调节中央和地方政府关系,通过裁决个别纠纷,可以间接协调政府间关系,其方式有不为人注意的重大好处。中央与地方关系难题的治本之策是吸收重叠统治模式的优点并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司法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相互控制模式
重叠统治模式
司法调节
中国
“压力型体制”下的政治激励与地方环境治理
被引量:
75
6
作者
冉冉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1-118,共8页
环境的恶化及其衍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被广泛视作中国崛起道路上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现有的研究倾向于将中国的环境危机归结为地方环境治理的失败,认为地方政府及官员应对其负主要责任。这种研究思路对导致地方环境治理失败背后...
环境的恶化及其衍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被广泛视作中国崛起道路上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现有的研究倾向于将中国的环境危机归结为地方环境治理的失败,认为地方政府及官员应对其负主要责任。这种研究思路对导致地方环境治理失败背后的制度性原因和中央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责任研究不足。文章旨在讨论中央政府的政治激励与地方环境治理的关系。根据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的结果,笔者认为:干部考核指标体系是目前中央政府鼓励地方官员进行环境治理的一种制度性政治激励模式,带有明显的“压力型体制”的特征。实践中,环境治理绩效与官员的仕途升迁没有实质性联系,未能起到有效的政治激励作用。这种以指标和考核为核心的“压力型”政治激励模式,在指标设置、测量、监督等方面存在着制度性缺陷,导致地方官员将操纵统计数据作为地方环境治理的一个捷径,从而造成了政府在环境治理上的公信力流失,这也是地方环境治理失败的根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激励
压力型体制
干部考核指标体系
地方环境治理
“集体行动”研究中的概念谱系
预览
被引量:
58
7
作者
王国勤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 31-35,共5页
在中国当前各类研究社会矛盾或冲突的文献中,有一组具有“家族相似性”的概念,如“集体抗争”、“维权行动”、“群体性事件”、“社会冲突”“社会运动”、“集体行动”等,而且每一个概念又往往包含一系列的子概念。学者们在阐述自...
在中国当前各类研究社会矛盾或冲突的文献中,有一组具有“家族相似性”的概念,如“集体抗争”、“维权行动”、“群体性事件”、“社会冲突”“社会运动”、“集体行动”等,而且每一个概念又往往包含一系列的子概念。学者们在阐述自己所使用的概念时,往往坚持该概念在内涵或研究方法上的独特性。本文认为这些概念本身在逻辑或经验意义上有明显的不足,而且这种研究现状,不利于研究者们之间的学术对话或交流。因此,本文在对这些概念进行必要的梳理或评估的基础上,试图提出基于利益表达的“集体行动”概念,并认为它是契合当前中国情境的研究社会矛盾或冲突的一个统摄性、规范性和学理性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行动
利益表达
社会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群众路线”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内涵、结构与实践
预览
被引量:
71
8
作者
景跃进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 5-14,共10页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凝结而成的一笔重要的政治财富.对于正在经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的中国共产党来说,群众路线这一传统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具有深刻的意义.从历史经验看,中国共产党人实...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凝结而成的一笔重要的政治财富.对于正在经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的中国共产党来说,群众路线这一传统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具有深刻的意义.从历史经验看,中国共产党人实行群众路线的成效很大程度上与它所处的时代环境密切相关,而在制度保障方面有所欠缺.村民自治实践使群众路线在新的政治实践中得到了新的阐释.这种新阐释一方面有助于克服村民自治所遇到的阻力,另一方面又赋予群众路线以反映时代特征的崭新意义.群众路线的新阐释对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具有学理价值和制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路线
政治发展
村民自治
中国共产党人
中国政治
执政党
制度价值
一传
实践
克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公民参与和当下中国的治道变革
被引量:
58
9
作者
杨光斌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 18-30,共13页
在公民参与的制度环境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公民参与的主体类型也在发生着变化。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状况就决定了,公民参与的主体不但有参加选举政治的公民个体,更多的是无组织的“群体”(大学生、弱势群体以及网民)以及为实现特定利...
在公民参与的制度环境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公民参与的主体类型也在发生着变化。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状况就决定了,公民参与的主体不但有参加选举政治的公民个体,更多的是无组织的“群体”(大学生、弱势群体以及网民)以及为实现特定利益而结成的“团体”。在某种意义上,这种主体特征是由制度环境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政治行为方式决定的,可以分为制度性与非制度性的公民参与,这些参与方式决定了中国的公民参与既有影响政府的活动,也有为了直接维护参与者自身权益的活动,而有的政治性活动只是为了泄愤。根据公民参与所要实现的目的,公民参与的主体可以划分为“理想型公民参与主体”、“利益型公民参与主体”和“泄愤型公民参与主体”。参与的形式有制度性参与与非制度参与。公民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府的决策、政策转型与制度创新,并推进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参与
制度性参与
非制度性参与
治道变革
人民民主
在线阅读
免费下载
职称材料
制度范式:一种研究中国政治变迁的途径
被引量:
47
10
作者
杨光斌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7-123,共7页
分析中国政治变迁和国家权力,可用以制度为中心的研究范式。新制度经济学主要关心在既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下的制度安排问题,而在中国,制度变迁与其说是制度安排,不如说是制度环境的变迁,制度环境的变迁决定着制度安排的创新并...
分析中国政治变迁和国家权力,可用以制度为中心的研究范式。新制度经济学主要关心在既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下的制度安排问题,而在中国,制度变迁与其说是制度安排,不如说是制度环境的变迁,制度环境的变迁决定着制度安排的创新并产生相应的制度续效即制度竞争力。通过对以制度为中心的研究范式的发展和运用,宏观地考察二十多年来中国政治一经济变迁中的一般关系及变迁困境中的制度主义原因,提出制度竞争力作为国家权力基础的命题,并基于中国经验论证产权和制度安排与制度竞争力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范式
中国
政治变迁
新制度经济学
制度安排
制度绩效
制度竞争力
国家权力
中国城市中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排斥问题
预览
被引量:
50
11
作者
李景治
熊光清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 61-66,共6页
社会排斥是指一定的社会成员或者社会群体在一定程度上被排斥在社会主流关系网络之外,不能获取正当的经济、政治、公共服务等资源的过程或者状态。中国农民工在城市中遭受着经济、政治、公共服务和社会关系等多层面的社会排斥问题。应...
社会排斥是指一定的社会成员或者社会群体在一定程度上被排斥在社会主流关系网络之外,不能获取正当的经济、政治、公共服务等资源的过程或者状态。中国农民工在城市中遭受着经济、政治、公共服务和社会关系等多层面的社会排斥问题。应从战略高度认识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性,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排斥
社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构城市社区——以治理理论为分析范式
预览
被引量:
25
12
作者
刘娴静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 98-99,共2页
运用治理理论审视和分析中国城市社区的改革与创新,对于拓展目前正在兴起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实现社区治理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城市社会的进程引起了社区治理的巨大变革.治理理论为此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理论指导和分析范式....
运用治理理论审视和分析中国城市社区的改革与创新,对于拓展目前正在兴起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实现社区治理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城市社会的进程引起了社区治理的巨大变革.治理理论为此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理论指导和分析范式.观照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现状,着手于治理主体、治理过程、治理组织体系、治理关系的转换是社区走向善治的理性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
治理理论
社区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相互依赖与中国的石油供应安全
被引量:
25
13
作者
查道炯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21,共7页
在与国际石油市场的互动过程中,当代中国经历了从贫油、遭禁运、自给自足、出口到今天依赖进口的不同阶段。如何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石油足量供应.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油价变化中取得主动是今日中国石油供应安全的核心内容...
在与国际石油市场的互动过程中,当代中国经历了从贫油、遭禁运、自给自足、出口到今天依赖进口的不同阶段。如何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石油足量供应.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油价变化中取得主动是今日中国石油供应安全的核心内容。作者主张,从国际政治经济学中自由制度主义理论的理念出发,处理好业已存在的中国与国际石油市场乃至整个世界经济间的相互依赖才是保障未来中国的石油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上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石油安全
相互依赖
国家形态与国家治理——苏联-俄罗斯转型经验研究
被引量:
49
14
作者
杨光斌
郑伟铭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44,共14页
国内外政治学界对于苏联一俄罗斯转轨中国家形态与国家治理关系这样重大的现实问题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这里所说的国家形态,并不是我们熟悉的规范性的国家类型理论,而是指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所形成的治理结构以及由此治理结构而产生...
国内外政治学界对于苏联一俄罗斯转轨中国家形态与国家治理关系这样重大的现实问题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这里所说的国家形态,并不是我们熟悉的规范性的国家类型理论,而是指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所形成的治理结构以及由此治理结构而产生的行为特征和治理绩效。任何一种国家形态都具有历时语境中的周期性或相对性,而不是国家类型学所规定的国家类型的稳定性或绝对性,与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国家类型相比,“失败国家”、“依附性国家”和“自主性国家”等国家形态具有周期性震荡的特点。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指导下的改革导致的是一个失败型国家,叶利钦“新自由主义”下的俄罗斯是一个具有勾结性和掠夺性的依附性国家,普京的国家主义式的“俄罗斯思想”所形成的是一个典型的自主性国家。本着“观念-行为-绩效”分析路径,可以揭示每一种国家形态形成的因果链条性关系,以及国家形态之间转换的内在政治逻辑。苏联一俄罗斯转轨中的得失是政治学理论发展和国家治理的宝贵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俄罗斯
国家形态
国家治理
中日接近与”外交革命“
预览
被引量:
40
15
作者
时殷弘
《战略与管理》
CSSCI
2003年第2期 71-75,共5页
近年来,中日关系中相当经久、广泛和深刻的紧张构成了中国对外关系中很少数特别令人担忧、也特别催人思索的方面或问题之一。不仅如此,尤其具有忧患意味的是,这紧张的最突出、也最具深远危险性的特征,在于中日两国各自很大部分国民...
近年来,中日关系中相当经久、广泛和深刻的紧张构成了中国对外关系中很少数特别令人担忧、也特别催人思索的方面或问题之一。不仅如此,尤其具有忧患意味的是,这紧张的最突出、也最具深远危险性的特征,在于中日两国各自很大部分国民之间(甚或略为夸张地说是中日两个民族之间)近年迅速增长着的互厌和敌意,亦即一位中国作者最近一篇重要文章的副标题所说,是“中日民间之忧”。[1]该文以某种报道文学似的生动有力的方式,加上冷静的理性思考,列举、警示和谈论种种现象,那是我们大多数人总的来说其实都相当熟悉,但往往远不那么勇敢地予以正视和深思的。在此,只需要从并非罕见的有关民意测验资料中,举出其公正性无可怀疑的单单一项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外交关系
中日关系
对外政策
东亚地区
外交革命
国际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亚经济地区主义的终结?——制度过剩与经济整合的困境
被引量:
50
16
作者
李巍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2,共28页
冷战结束以来,东亚的经济地区主义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至今仍然没有发展出一个成熟稳定的区域制度框架来推动区域经济进行深度整合。该地区多重制度框架相互竞争,造成了一种“制度过剩”的特殊格局。这导致东亚地区在经济整合的过...
冷战结束以来,东亚的经济地区主义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至今仍然没有发展出一个成熟稳定的区域制度框架来推动区域经济进行深度整合。该地区多重制度框架相互竞争,造成了一种“制度过剩”的特殊格局。这导致东亚地区在经济整合的过程中,缺乏有力的制度推动和有效的区域治理,具体表现为该地区至今仍难以建立有助于提高经济绩效的经济要素完全自由流动的统一经济区;难以采取集体行动,共同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经济风险和冲击。本文认为,东亚地区多重制度竞争的背后,是由于与该区域相关的主要行为体对塑造东亚经济秩序有着不同的利益偏好和战略诉求,他们各自极力推动对自身有利的区域机制.从而形成“制度过剩”。主要行为体在东亚的主导权竞争以区域制度竞争的形式展开。随着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的加速崛起以及美国决心重返东亚,东亚经济整合中制衡与反制衡的矛盾将日益突出,从而带来更加激烈的制度竞争,这是东亚经济地区主义遭遇挫折而非取得成功的标志,东亚地区将因此继续沦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碎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过剩
制度竞争
东亚经济地区主义
经济整合
党代表大会年会制、常任制的由来和意义(上)
被引量:
24
17
作者
高放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10,共4页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要“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要“扩大在市、县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为了深入理解十六大...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要“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要“扩大在市、县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为了深入理解十六大关于党内民主的这些重要论断,就要正本清源,逆流寻根。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代表大会年会制
常任制
中国共产党
党建工作
党内民主
民主原则
政治冷漠论
被引量:
30
18
作者
杨光斌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99-104,共6页
当人们谈论公民政治参与的时候,总是期待积极的投入。其实,消极的阶层或政治冷漠阶层的存在未尝不是政治现代化过程所需要的。考察不同历史时期及不同性质社会的政治冷漠现象,分析产生政治冷漠的种种原因,发现人们对政治的冷漠离...
当人们谈论公民政治参与的时候,总是期待积极的投入。其实,消极的阶层或政治冷漠阶层的存在未尝不是政治现代化过程所需要的。考察不同历史时期及不同性质社会的政治冷漠现象,分析产生政治冷漠的种种原因,发现人们对政治的冷漠离不开心理变量、社会文化变量及政治变量。简单地说政治冷漠积极或消极恐怕都过于盲目,正常的参予依赖于人们的“积极”与“消极”的平衡,否则,政治制度的运转就难以正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参与
政治冷漠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
预览
被引量:
24
19
作者
张云华
江文涛
+2 位作者
张丽
王鹏翔
李姿姿
《职业教育研究》
2006年第3期 32-34,共3页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相对不足,政府及社会重视不够,办学环境和管理体制、综合素质欠佳等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些因素导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态势不稳定且相对落...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相对不足,政府及社会重视不够,办学环境和管理体制、综合素质欠佳等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些因素导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态势不稳定且相对落后,远不能适应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农村实用人才的重要任务。为此提出发展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西执政党执政方式比较及其启示
被引量:
36
20
作者
李景治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8-85,共8页
对中西方执政党执政方式进行比较,从中找出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我们不能全盘照搬西方政党体制和执政党执政模式。但是作为政党,其活动、发展乃至执政亦有其共同的规律。我们要主动研究并遵循这...
对中西方执政党执政方式进行比较,从中找出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我们不能全盘照搬西方政党体制和执政党执政模式。但是作为政党,其活动、发展乃至执政亦有其共同的规律。我们要主动研究并遵循这种规律以加强执政党建设。中国的执政党建设必须走改革与创新之路,包括构建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认可”机制和评估体系;进一步研究党在国家和社会两个层面的角色定位及其发挥作用的方式;科学规范党、人大、政府的职权;创新监督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执政党
执政方式比较
改革与创新
题名
社会资本:流行的狂热抑或基本的概念?
预览
被引量:
96
1
作者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龙虎
机构
美国政治学会、公共选择理论学会前会长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出处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 26-34,共9页
文摘
文章认为,人类创造的资本包括四种有着某些相似性的类型,即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差异表现在四个方面:(1)社会资本不会因为使用但会由于不使用而枯竭;(2)社会资本不容易观察和测量;(3)社会资本难以通过外部干预建立;(4)全国性和区域性政府机构对个人用来追求长期发展努力的社会资本类型和水平有重要影响.文章利用博弈理论,以实际案例讨论了社会资本的创造问题.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物质资本
人力资本
自然资本
家庭结构
共享规范
规则体系
分类号
F014.3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农村民间组织生长成因研究
预览
被引量:
68
2
作者
李熠煜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 162-169,共8页
文摘
近年来,农村民间组织发展较快,而目前学界对此关注不够.农村民间组织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自身广泛社会资本的运用,基层政府对农村的公共物品供应不足及农村精英的参与.农村的民间组织能协助政府治理乡村,是农民自身的利益表达机制.但同时政府也要加强对农村民间组织的引导.
关键词
农村民间组织
乡村基层政权
社会资本
公共物品
中国
非政府组织
分类号
C912.2 [经济管理][社会学]
C912.8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盲人摸象:中国地方政府分析
预览
被引量:
68
3
作者
托尼·赛奇
邵明阳(译)
机构
哈佛
大学
亚洲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出处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 96-104,共9页
文摘
中国的经济改革深深地改变了政治体制,最重要的后果是国家的结构化和国家内部权力的重新分配.这对地方政府的性质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从直接描述财政状况开篇,回顾了对地方政府性质的不同分析,并引入政治承包制和地方社会结构两个变量,以解释此种变化及其产生的后果.
关键词
经济改革
政治体制
地方政府
政治承包制
分类号
F12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前中国“集体行动”研究述评
预览
被引量:
62
4
作者
王国勤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政治学系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 264-273,共10页
文摘
有关集体行动的研究在国内学界正成为一个跨学科的显题,本文旨在对这一研究领域作一个简要的考察并提出一些判断。作者发现,目前对于集体行动的研究,在研究取向和方法上,运用结构性分析居多而过程分析较少;运用理性主义分析居多而建构主义分析较少;另一方面,在过程分析和建构主义分析的运用逐渐增多的同时,多种研究取向和方法也开始有相互融合的趋势。在研究议题上,既有研究主要涉及集体行动发生的原因、政治机会机构、动员结构、策略和手段、话语等方面,有点遗憾是,大部分研究在这些议题上缺乏足够的理论关怀以及必要的实证方法的支撑。值得注意的是,新的集体行动或者集体行动的新的特征的大量出现,挑战了很多既有的理论,它需要研究者们给予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
集体行动
结构分析
过程分析
分类号
D035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司法调节
被引量:
51
5
作者
刘海波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政治学系讲师
出处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 36-44,共9页
文摘
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结构关系主要有两种模式:相互控制和重叠统治。相互控制模式的设计使得各级政府在组成、立法和执行上相互依赖,通过立法、行政过程中的体制保障机制来协调政府间的关系。这种方式有诸多弊端。用司法方式调节中央和地方政府关系,通过裁决个别纠纷,可以间接协调政府间关系,其方式有不为人注意的重大好处。中央与地方关系难题的治本之策是吸收重叠统治模式的优点并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司法权。
关键词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相互控制模式
重叠统治模式
司法调节
中国
Keywords
relationships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concurrent model, political process, judicial adjustment
分类号
D92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政治法律—法学]
D926 [政治法律—法学]
题名
“压力型体制”下的政治激励与地方环境治理
被引量:
75
6
作者
冉冉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政治学系
出处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1-118,共8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生态善治:地方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项目编号:10XNF052).
文摘
环境的恶化及其衍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被广泛视作中国崛起道路上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现有的研究倾向于将中国的环境危机归结为地方环境治理的失败,认为地方政府及官员应对其负主要责任。这种研究思路对导致地方环境治理失败背后的制度性原因和中央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责任研究不足。文章旨在讨论中央政府的政治激励与地方环境治理的关系。根据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的结果,笔者认为:干部考核指标体系是目前中央政府鼓励地方官员进行环境治理的一种制度性政治激励模式,带有明显的“压力型体制”的特征。实践中,环境治理绩效与官员的仕途升迁没有实质性联系,未能起到有效的政治激励作用。这种以指标和考核为核心的“压力型”政治激励模式,在指标设置、测量、监督等方面存在着制度性缺陷,导致地方官员将操纵统计数据作为地方环境治理的一个捷径,从而造成了政府在环境治理上的公信力流失,这也是地方环境治理失败的根源之一。
关键词
政治激励
压力型体制
干部考核指标体系
地方环境治理
Keywords
Political Incentive
Pressurized System
Cadre Evaluation System
Local Environmental Govern- ance
分类号
D08 [政治法律—政治学]
题名
“集体行动”研究中的概念谱系
预览
被引量:
58
7
作者
王国勤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 31-35,共5页
文摘
在中国当前各类研究社会矛盾或冲突的文献中,有一组具有“家族相似性”的概念,如“集体抗争”、“维权行动”、“群体性事件”、“社会冲突”“社会运动”、“集体行动”等,而且每一个概念又往往包含一系列的子概念。学者们在阐述自己所使用的概念时,往往坚持该概念在内涵或研究方法上的独特性。本文认为这些概念本身在逻辑或经验意义上有明显的不足,而且这种研究现状,不利于研究者们之间的学术对话或交流。因此,本文在对这些概念进行必要的梳理或评估的基础上,试图提出基于利益表达的“集体行动”概念,并认为它是契合当前中国情境的研究社会矛盾或冲突的一个统摄性、规范性和学理性概念。
关键词
集体行动
利益表达
社会运动
Keywords
collective action
the expression of interests
social movement
分类号
D67 [政治法律—政治学][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群众路线”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内涵、结构与实践
预览
被引量:
71
8
作者
景跃进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出处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 5-14,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文摘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凝结而成的一笔重要的政治财富.对于正在经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的中国共产党来说,群众路线这一传统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具有深刻的意义.从历史经验看,中国共产党人实行群众路线的成效很大程度上与它所处的时代环境密切相关,而在制度保障方面有所欠缺.村民自治实践使群众路线在新的政治实践中得到了新的阐释.这种新阐释一方面有助于克服村民自治所遇到的阻力,另一方面又赋予群众路线以反映时代特征的崭新意义.群众路线的新阐释对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具有学理价值和制度价值.
关键词
群众路线
政治发展
村民自治
中国共产党人
中国政治
执政党
制度价值
一传
实践
克服
Keywords
mass line
Mao Zedong Thought
China's politics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社会学]
D261 [政治法律—政治学][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公民参与和当下中国的治道变革
被引量:
58
9
作者
杨光斌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教授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 18-30,共13页
文摘
在公民参与的制度环境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公民参与的主体类型也在发生着变化。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状况就决定了,公民参与的主体不但有参加选举政治的公民个体,更多的是无组织的“群体”(大学生、弱势群体以及网民)以及为实现特定利益而结成的“团体”。在某种意义上,这种主体特征是由制度环境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政治行为方式决定的,可以分为制度性与非制度性的公民参与,这些参与方式决定了中国的公民参与既有影响政府的活动,也有为了直接维护参与者自身权益的活动,而有的政治性活动只是为了泄愤。根据公民参与所要实现的目的,公民参与的主体可以划分为“理想型公民参与主体”、“利益型公民参与主体”和“泄愤型公民参与主体”。参与的形式有制度性参与与非制度参与。公民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府的决策、政策转型与制度创新,并推进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向前发展。
关键词
公民参与
制度性参与
非制度性参与
治道变革
人民民主
分类号
D621.5 [政治法律—政治学][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免费下载
职称材料
题名
制度范式:一种研究中国政治变迁的途径
被引量:
47
10
作者
杨光斌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出处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7-123,共7页
文摘
分析中国政治变迁和国家权力,可用以制度为中心的研究范式。新制度经济学主要关心在既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下的制度安排问题,而在中国,制度变迁与其说是制度安排,不如说是制度环境的变迁,制度环境的变迁决定着制度安排的创新并产生相应的制度续效即制度竞争力。通过对以制度为中心的研究范式的发展和运用,宏观地考察二十多年来中国政治一经济变迁中的一般关系及变迁困境中的制度主义原因,提出制度竞争力作为国家权力基础的命题,并基于中国经验论证产权和制度安排与制度竞争力的关系。
关键词
制度范式
中国
政治变迁
新制度经济学
制度安排
制度绩效
制度竞争力
国家权力
Keywords
neo institutionalism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institutional performance
institutional competition
state power
分类号
D62 [政治法律—政治学][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题名
中国城市中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排斥问题
预览
被引量:
50
11
作者
李景治
熊光清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出处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 61-66,共6页
文摘
社会排斥是指一定的社会成员或者社会群体在一定程度上被排斥在社会主流关系网络之外,不能获取正当的经济、政治、公共服务等资源的过程或者状态。中国农民工在城市中遭受着经济、政治、公共服务和社会关系等多层面的社会排斥问题。应从战略高度认识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性,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排斥
社会融合
Keywords
Peasant Workers
Social Exclusion
Social Inclusion
分类号
C912.82 [经济管理][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构城市社区——以治理理论为分析范式
预览
被引量:
25
12
作者
刘娴静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政治学理论专业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 98-99,共2页
文摘
运用治理理论审视和分析中国城市社区的改革与创新,对于拓展目前正在兴起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实现社区治理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城市社会的进程引起了社区治理的巨大变革.治理理论为此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理论指导和分析范式.观照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现状,着手于治理主体、治理过程、治理组织体系、治理关系的转换是社区走向善治的理性取向.
关键词
城市社区
治理理论
社区治理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政治学][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相互依赖与中国的石油供应安全
被引量:
25
13
作者
查道炯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副教、政治学博士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21,共7页
文摘
在与国际石油市场的互动过程中,当代中国经历了从贫油、遭禁运、自给自足、出口到今天依赖进口的不同阶段。如何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石油足量供应.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油价变化中取得主动是今日中国石油供应安全的核心内容。作者主张,从国际政治经济学中自由制度主义理论的理念出发,处理好业已存在的中国与国际石油市场乃至整个世界经济间的相互依赖才是保障未来中国的石油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上策。
关键词
中国
石油安全
相互依赖
分类号
D80 [政治法律—政治学][政治法律—外交学]
题名
国家形态与国家治理——苏联-俄罗斯转型经验研究
被引量:
49
14
作者
杨光斌
郑伟铭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博士研究生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44,共14页
基金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制度变迁理论研究”(编号:06AZZ00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国内外政治学界对于苏联一俄罗斯转轨中国家形态与国家治理关系这样重大的现实问题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这里所说的国家形态,并不是我们熟悉的规范性的国家类型理论,而是指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所形成的治理结构以及由此治理结构而产生的行为特征和治理绩效。任何一种国家形态都具有历时语境中的周期性或相对性,而不是国家类型学所规定的国家类型的稳定性或绝对性,与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国家类型相比,“失败国家”、“依附性国家”和“自主性国家”等国家形态具有周期性震荡的特点。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指导下的改革导致的是一个失败型国家,叶利钦“新自由主义”下的俄罗斯是一个具有勾结性和掠夺性的依附性国家,普京的国家主义式的“俄罗斯思想”所形成的是一个典型的自主性国家。本着“观念-行为-绩效”分析路径,可以揭示每一种国家形态形成的因果链条性关系,以及国家形态之间转换的内在政治逻辑。苏联一俄罗斯转轨中的得失是政治学理论发展和国家治理的宝贵遗产。
关键词
苏联-俄罗斯
国家形态
国家治理
分类号
D751.20 [政治法律—政治学][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题名
中日接近与”外交革命“
预览
被引量:
40
15
作者
时殷弘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出处
《战略与管理》
CSSCI
2003年第2期 71-75,共5页
文摘
近年来,中日关系中相当经久、广泛和深刻的紧张构成了中国对外关系中很少数特别令人担忧、也特别催人思索的方面或问题之一。不仅如此,尤其具有忧患意味的是,这紧张的最突出、也最具深远危险性的特征,在于中日两国各自很大部分国民之间(甚或略为夸张地说是中日两个民族之间)近年迅速增长着的互厌和敌意,亦即一位中国作者最近一篇重要文章的副标题所说,是“中日民间之忧”。[1]该文以某种报道文学似的生动有力的方式,加上冷静的理性思考,列举、警示和谈论种种现象,那是我们大多数人总的来说其实都相当熟悉,但往往远不那么勇敢地予以正视和深思的。在此,只需要从并非罕见的有关民意测验资料中,举出其公正性无可怀疑的单单一项调查,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外交关系
中日关系
对外政策
东亚地区
外交革命
国际安全
分类号
D822.331.3 [政治法律—政治学][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亚经济地区主义的终结?——制度过剩与经济整合的困境
被引量:
50
16
作者
李巍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出处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2,共28页
基金
本项研究得到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的支持.2011年5月和6月,笔者分别在澳门大学举办的“东亚共同体:神话还是现实?”和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的“中国周边安全治理”两场学术研讨会上宣读了本文的基本观点,得到了与会者的批评.《当代亚太》编辑部约请的匿名评审专家提出了非常重要的修改意见.特此致谢!
文摘
冷战结束以来,东亚的经济地区主义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至今仍然没有发展出一个成熟稳定的区域制度框架来推动区域经济进行深度整合。该地区多重制度框架相互竞争,造成了一种“制度过剩”的特殊格局。这导致东亚地区在经济整合的过程中,缺乏有力的制度推动和有效的区域治理,具体表现为该地区至今仍难以建立有助于提高经济绩效的经济要素完全自由流动的统一经济区;难以采取集体行动,共同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经济风险和冲击。本文认为,东亚地区多重制度竞争的背后,是由于与该区域相关的主要行为体对塑造东亚经济秩序有着不同的利益偏好和战略诉求,他们各自极力推动对自身有利的区域机制.从而形成“制度过剩”。主要行为体在东亚的主导权竞争以区域制度竞争的形式展开。随着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的加速崛起以及美国决心重返东亚,东亚经济整合中制衡与反制衡的矛盾将日益突出,从而带来更加激烈的制度竞争,这是东亚经济地区主义遭遇挫折而非取得成功的标志,东亚地区将因此继续沦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碎片”。
关键词
制度过剩
制度竞争
东亚经济地区主义
经济整合
Keywords
Institutional Overreach
Institutional Competition
East Asian Regional Economy
Economy Integration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题名
党代表大会年会制、常任制的由来和意义(上)
被引量:
24
17
作者
高放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教授
出处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10,共4页
文摘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要“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要“扩大在市、县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为了深入理解十六大关于党内民主的这些重要论断,就要正本清源,逆流寻根。从
关键词
党代表大会年会制
常任制
中国共产党
党建工作
党内民主
民主原则
分类号
D262.11 [政治法律—政治学][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题名
政治冷漠论
被引量:
30
18
作者
杨光斌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
政治系
出处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99-104,共6页
文摘
当人们谈论公民政治参与的时候,总是期待积极的投入。其实,消极的阶层或政治冷漠阶层的存在未尝不是政治现代化过程所需要的。考察不同历史时期及不同性质社会的政治冷漠现象,分析产生政治冷漠的种种原因,发现人们对政治的冷漠离不开心理变量、社会文化变量及政治变量。简单地说政治冷漠积极或消极恐怕都过于盲目,正常的参予依赖于人们的“积极”与“消极”的平衡,否则,政治制度的运转就难以正常化。
关键词
政治参与
政治冷漠
分类号
C912.6 [经济管理][社会学]
题名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
预览
被引量:
24
19
作者
张云华
江文涛
张丽
王鹏翔
李姿姿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
中国
农业
大学
经济管理
学院
中国
社会科
学院
农发所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出处
《职业教育研究》
2006年第3期 32-34,共3页
文摘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相对不足,政府及社会重视不够,办学环境和管理体制、综合素质欠佳等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些因素导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态势不稳定且相对落后,远不能适应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农村实用人才的重要任务。为此提出发展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发展
对策
分类号
G718.3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执政党执政方式比较及其启示
被引量:
36
20
作者
李景治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出处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8-85,共8页
文摘
对中西方执政党执政方式进行比较,从中找出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我们不能全盘照搬西方政党体制和执政党执政模式。但是作为政党,其活动、发展乃至执政亦有其共同的规律。我们要主动研究并遵循这种规律以加强执政党建设。中国的执政党建设必须走改革与创新之路,包括构建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认可”机制和评估体系;进一步研究党在国家和社会两个层面的角色定位及其发挥作用的方式;科学规范党、人大、政府的职权;创新监督体制。
关键词
中西执政党
执政方式比较
改革与创新
Keywords
Chinese and western ministerial party; comparing of governing mode; reformation and in novation
分类号
D05 [政治法律—政治学]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社会资本:流行的狂热抑或基本的概念?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龙虎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9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当代农村民间组织生长成因研究
李熠煜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6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盲人摸象:中国地方政府分析
托尼·赛奇
邵明阳(译)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6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当前中国“集体行动”研究述评
王国勤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6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司法调节
刘海波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51
6
“压力型体制”下的政治激励与地方环境治理
冉冉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75
7
“集体行动”研究中的概念谱系
王国勤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5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群众路线”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内涵、结构与实践
景跃进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7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公民参与和当下中国的治道变革
杨光斌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58
在线阅读
免费下载
职称材料
10
制度范式:一种研究中国政治变迁的途径
杨光斌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47
11
中国城市中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排斥问题
李景治
熊光清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6
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重构城市社区——以治理理论为分析范式
刘娴静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相互依赖与中国的石油供应安全
查道炯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25
14
国家形态与国家治理——苏联-俄罗斯转型经验研究
杨光斌
郑伟铭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49
15
中日接近与”外交革命“
时殷弘
《战略与管理》
CSSCI
2003
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东亚经济地区主义的终结?——制度过剩与经济整合的困境
李巍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50
17
党代表大会年会制、常任制的由来和意义(上)
高放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04
24
18
政治冷漠论
杨光斌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30
19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
张云华
江文涛
张丽
王鹏翔
李姿姿
《职业教育研究》
2006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中西执政党执政方式比较及其启示
李景治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36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40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扫码登录
登录
IP登录
注册新用户
忘记密码
第三方登录
使用中文期刊助手扫码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标题
*
邮箱
*
反馈意见
*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
*
保存
取消
请在输入框中输入下图中的验证字符。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