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作者导航
机构导航
期刊评价报告
期刊开放获取
下载APP
登录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检索历史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四通改制的基本思路
认领
1
作者
段永基
《企业文化》
2000年第2期 12,14,共2页
<正> 四通探索体制创新的基本思路有四点:第一点,所有者缺位给企业造成的结构性缺陷是任何其他方法都无法弥补的。四通诞生于1984年,是民营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但根据法律,这种企业中的所有资产都
关键词
北京
高新技术企业
四通公司
体制改革
股份制
四通:迎接世纪之交的三大挑战
认领
2
作者
段永基
《科技潮》
1997年第9期 12-13,共2页
<正> 四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1984年,继农村联产承包制取得巨大成功后,中央将改革目标确定为启动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改革。四通公司便是在那时成立的,所以一开始就带着浓浓的改革意味。我们靠自筹2万元起家,按'四自'...
<正> 四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1984年,继农村联产承包制取得巨大成功后,中央将改革目标确定为启动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改革。四通公司便是在那时成立的,所以一开始就带着浓浓的改革意味。我们靠自筹2万元起家,按'四自'原则办事,叫做'自筹资金、自由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我们这个企业是地地道道的民有民营。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四通。同时另一方面,四通又为改革开放作出了一点儿探索和贡献。包括:体制探索——创建了一个独立门户、端泥饭碗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技术探索——推出了中文文字处理机,领中国办公自动化事业的龙头;经营探索——营造了一个集销售、服务、培训为一体的全国性网络;文化探索——形成了清新生动、独树一帜的企业文化等等。在80年代,公司规模以每年300%的速度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通公司
体制改革
承包经营
市场化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尽快形成跨国经营能力——对民营科技企业二次创业的思考
认领
3
作者
段永基
《科学中国人》
1996年第3期33-34,共2页
进入九十年代,中国及全世界的经济形势都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广泛的变化。在全球,世界经济一体化正在成为现实:在国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其趋势真可谓是汹涌澎湃,雷霆万钧。各式各样中外合资和外国独资的产
关键词
民营科技企业
二次创业
跨国经营
四通集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企业
产业化
三井物产公司
经济一体化
跨国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通的二次创业战略
认领
4
作者
段永基
《中外管理》
CSSCI
1996年第6期41-42,共2页
目前,国外公司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如何发展,这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四通公司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值得重视。进入九十年代,中国及全世界的经济形势都发生了极其深刻、广泛的变化。在全球,世界经济一体...
目前,国外公司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如何发展,这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四通公司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值得重视。进入九十年代,中国及全世界的经济形势都发生了极其深刻、广泛的变化。在全球,世界经济一体化正在成为现实;在国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经济的全球化、自由化进程,正以超过任何人预期的汹涌澎湃之势,雷霆万钧之力,迅猛地发展。中国的市场日益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世界市场正在容纳日益众多的中国企业的货品。中国企业(不管是国有还是民营)现在必须面对的是:具有雄厚资金实力、全球市场组织能力及成熟而老道的商业知识的跨国集团的强力竞争;现在必须设定的是,如何迅速进入全球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企业
民营科技企业
九十年代
世界市场
全球市场
四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世界经济一体化
中国经济
组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子收款机在中国市场.特点.发展
认领
5
作者
刘菊芬
《中国计算机用户》
1995年第3期 6-7,共2页
二十世纪70年代,计算机技术与传统机械收款机技术相结合,产生了电子收款机。仅仅19年的时间,在发达国家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电子收款机已迅速普及,到90年代初,全世界装机量已达1600万台,而且每年仍以500多万台的增量迅速发展,它已成为...
二十世纪70年代,计算机技术与传统机械收款机技术相结合,产生了电子收款机。仅仅19年的时间,在发达国家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电子收款机已迅速普及,到90年代初,全世界装机量已达1600万台,而且每年仍以500多万台的增量迅速发展,它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商业现代化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收款机
市场
特点
发展
中国
收款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经济改革中的民营企业
认领
6
作者
谈锋
《中外管理导报》
1995年第4期 10-11,共2页
<正>四通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它成立于1984年,当时有几名在科学院所和高等院校工作的知识分子辞去公职,借款2万元创办了这家公司。从1984年至1989年,四通公司年增长速度为300%。1989年至今,我们仍能保持在30%...
<正>四通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它成立于1984年,当时有几名在科学院所和高等院校工作的知识分子辞去公职,借款2万元创办了这家公司。从1984年至1989年,四通公司年增长速度为300%。1989年至今,我们仍能保持在30%以上的增长速度。1987年以后,四通每年销售稳居全国电子行业之冠,1994年年销售收入已达45亿元人民币。我们最著名的产品是占中国市场85%以上的四通牌中外文打字机,四通经过十一年的发展,从一个小小的企业发展成为中国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企业
企业
经济体制
中国
四通股票在香港上市的经验
认领
7
作者
段永基
《中外管理》
CSSCI
1994年第1期48-49,共2页
一、四通为什么要选择在香港上市四通于1993年8月在香港上市取得圆满成功。香港上市这个构想始于1990年。当时,国家科委、北京市领导多次提出,中关村新技术企业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要向产业化发展。我们自身也感觉到,我们这类企业要...
一、四通为什么要选择在香港上市四通于1993年8月在香港上市取得圆满成功。香港上市这个构想始于1990年。当时,国家科委、北京市领导多次提出,中关村新技术企业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要向产业化发展。我们自身也感觉到,我们这类企业要由技术资本型向产业资本型转变,中国高科技企业才有可能在世界高科技之林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怎么实现产业化?对四通这种以贸易型为主的企业,搞产业化,需要内部基础、外部基础和自身资本的积累。从企业内部讲,到了1991年,我们已经有了7年的历史,当时突出的问题是我们创造的效益,只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上市
高科技企业
产业化发展
实现产业化
企业发展
中关村
四通
产业资本
股票
技术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营科技企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认领
8
作者
段永基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 37-39,共3页
<正> 这里,我想就民营科技型企业面临的新挑战和四通公司的应对措施,以及我们对政府部门的希望,发表些不太成熟的意见,谨供参考。一、民营企业所面临的挑战民营科技企业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来自何处? 第一方面的挑战,...
<正> 这里,我想就民营科技型企业面临的新挑战和四通公司的应对措施,以及我们对政府部门的希望,发表些不太成熟的意见,谨供参考。一、民营企业所面临的挑战民营科技企业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来自何处? 第一方面的挑战,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民营科技企业创业初期机制上的相对优势,我认为已经近乎全部丧失。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形态将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并对我们的企业将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首先,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将发生或逐步发生根本性的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
科技企业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努力探索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的途径
认领
被引量:
1
9
作者
段永基
《亚太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 70-72,共3页
<正> 跨国企业的模式,大致可以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具有相当技术实力和经营能力的产业型企业集团;第二类是具有较强国际经营能力的贸易型公司;第三类是具有雄厚资金实力的金融财团型企业。因此,每一个企业在选择它的国际化战略,...
<正> 跨国企业的模式,大致可以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具有相当技术实力和经营能力的产业型企业集团;第二类是具有较强国际经营能力的贸易型公司;第三类是具有雄厚资金实力的金融财团型企业。因此,每一个企业在选择它的国际化战略,设计它的跨国经营模式时,必须认准自己的方位,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择最佳的途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企业
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通未来发展模式:靠金融和证券手段进行资本积累
认领
10
作者
段永基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1994年第1期6-6,共1页
从80年代末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调整。这是政治调整之后的必然结果。市场国际比、经营集团化、资本人格化,经济调整的这三大趋势,今天体现得更加明显:世界级的大公司纷纷看中了中国市场,并把他们的脚伸进了中国市场;一些公司开始...
从80年代末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调整。这是政治调整之后的必然结果。市场国际比、经营集团化、资本人格化,经济调整的这三大趋势,今天体现得更加明显:世界级的大公司纷纷看中了中国市场,并把他们的脚伸进了中国市场;一些公司开始合并、联合,以抗衡大公司的竞争,抵御市场、资金及政治等各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发展模式
资本人格化
证券
中国市场
金融
资本积累
三大趋势
发展的新模式
大公司
集团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音乐制作与表演的新工具——电脑音乐系统(中)
认领
11
作者
王缉志
《人民音乐》
1992年第3期47-47,共1页
【正】 作为“乐队”指挥角色的计算机,它在此处最主要的功能是按事先存放的乐曲实时地通过MIDI电缆向“乐队”的每一个成员发送各种演奏指令。为了这一用途可以制作较为简单的专用计算机,称之为音序器。当然,如果使用现在市场上流行...
【正】 作为“乐队”指挥角色的计算机,它在此处最主要的功能是按事先存放的乐曲实时地通过MIDI电缆向“乐队”的每一个成员发送各种演奏指令。为了这一用途可以制作较为简单的专用计算机,称之为音序器。当然,如果使用现在市场上流行的通用个人计算机如IBM/PC或MACINTOSH,则功能就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脑音乐系统
新工具
音乐制作
专用计算机
个人计算机
录音
音序器
音乐表演
演奏
功能
音乐制作与表演的新工具—电脑音乐系统(下)
认领
12
作者
王缉志
《人民音乐》
1992年第4期34-34,共1页
【正】 3、音色的制作本系统原配有128种音色,是由合成的声音与PCM音源的声音,用线性算法的方法合成产生的,该系统允许用户自己制作音色。
关键词
电脑音乐系统
新工具
音乐制作
音色
线性算法
合成
表演
声音
电视剧
用户
电脑音乐漫谈
认领
13
作者
王缉志
《人民音乐》
1992年第4期47-47,共1页
【正】 电脑是高科技,音乐是艺术。电脑音乐——是高科技还是艺术?这真把人弄糊涂了。其实,电脑音乐是把高科技的电脑技术用于音乐艺术方面,它提高了音乐工作者的工作效率,丰富了音乐艺术的表现能力,增加了音乐艺术的表达形式。传统的...
【正】 电脑是高科技,音乐是艺术。电脑音乐——是高科技还是艺术?这真把人弄糊涂了。其实,电脑音乐是把高科技的电脑技术用于音乐艺术方面,它提高了音乐工作者的工作效率,丰富了音乐艺术的表现能力,增加了音乐艺术的表达形式。传统的乐器,靠弦乐琴弦的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脑技术
表现能力
电脑音乐
音乐艺术
高科技
表达形式
音乐家
工作效率
合成器
采样技术
题名
四通改制的基本思路
认领
1
作者
段永基
机构
四通集团公司
出处
《企业文化》
2000年第2期 12,14,共2页
文摘
<正> 四通探索体制创新的基本思路有四点:第一点,所有者缺位给企业造成的结构性缺陷是任何其他方法都无法弥补的。四通诞生于1984年,是民营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但根据法律,这种企业中的所有资产都
关键词
北京
高新技术企业
四通公司
体制改革
股份制
分类号
F279.2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279.244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题名
四通:迎接世纪之交的三大挑战
认领
2
作者
段永基
机构
四通集团公司
出处
《科技潮》
1997年第9期 12-13,共2页
文摘
<正> 四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1984年,继农村联产承包制取得巨大成功后,中央将改革目标确定为启动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改革。四通公司便是在那时成立的,所以一开始就带着浓浓的改革意味。我们靠自筹2万元起家,按'四自'原则办事,叫做'自筹资金、自由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我们这个企业是地地道道的民有民营。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四通。同时另一方面,四通又为改革开放作出了一点儿探索和贡献。包括:体制探索——创建了一个独立门户、端泥饭碗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技术探索——推出了中文文字处理机,领中国办公自动化事业的龙头;经营探索——营造了一个集销售、服务、培训为一体的全国性网络;文化探索——形成了清新生动、独树一帜的企业文化等等。在80年代,公司规模以每年300%的速度成长。
关键词
四通公司
体制改革
承包经营
市场化
信息化
分类号
F402.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27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尽快形成跨国经营能力——对民营科技企业二次创业的思考
认领
3
作者
段永基
机构
四通集团公司
总裁
出处
《科学中国人》
1996年第3期33-34,共2页
文摘
进入九十年代,中国及全世界的经济形势都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广泛的变化。在全球,世界经济一体化正在成为现实:在国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其趋势真可谓是汹涌澎湃,雷霆万钧。各式各样中外合资和外国独资的产
关键词
民营科技企业
二次创业
跨国经营
四通集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企业
产业化
三井物产公司
经济一体化
跨国公司
分类号
F276.44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通的二次创业战略
认领
4
作者
段永基
机构
四通集团公司
总裁
出处
《中外管理》
CSSCI
1996年第6期41-42,共2页
文摘
目前,国外公司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如何发展,这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四通公司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值得重视。进入九十年代,中国及全世界的经济形势都发生了极其深刻、广泛的变化。在全球,世界经济一体化正在成为现实;在国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经济的全球化、自由化进程,正以超过任何人预期的汹涌澎湃之势,雷霆万钧之力,迅猛地发展。中国的市场日益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世界市场正在容纳日益众多的中国企业的货品。中国企业(不管是国有还是民营)现在必须面对的是:具有雄厚资金实力、全球市场组织能力及成熟而老道的商业知识的跨国集团的强力竞争;现在必须设定的是,如何迅速进入全球市场。
关键词
中国企业
民营科技企业
九十年代
世界市场
全球市场
四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世界经济一体化
中国经济
组织能力
分类号
F426.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子收款机在中国市场.特点.发展
认领
5
作者
刘菊芬
机构
四通集团公司
副
总裁
出处
《中国计算机用户》
1995年第3期 6-7,共2页
文摘
二十世纪70年代,计算机技术与传统机械收款机技术相结合,产生了电子收款机。仅仅19年的时间,在发达国家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电子收款机已迅速普及,到90年代初,全世界装机量已达1600万台,而且每年仍以500多万台的增量迅速发展,它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商业现代化的标志。
关键词
电子收款机
市场
特点
发展
中国
收款机
分类号
F71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经济改革中的民营企业
认领
6
作者
谈锋
机构
四通集团公司
副
总裁
出处
《中外管理导报》
1995年第4期 10-11,共2页
文摘
<正>四通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它成立于1984年,当时有几名在科学院所和高等院校工作的知识分子辞去公职,借款2万元创办了这家公司。从1984年至1989年,四通公司年增长速度为300%。1989年至今,我们仍能保持在30%以上的增长速度。1987年以后,四通每年销售稳居全国电子行业之冠,1994年年销售收入已达45亿元人民币。我们最著名的产品是占中国市场85%以上的四通牌中外文打字机,四通经过十一年的发展,从一个小小的企业发展成为中国最
关键词
民营企业
企业
经济体制
中国
分类号
F276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题名
四通股票在香港上市的经验
认领
7
作者
段永基
机构
四通集团公司
总裁
出处
《中外管理》
CSSCI
1994年第1期48-49,共2页
文摘
一、四通为什么要选择在香港上市四通于1993年8月在香港上市取得圆满成功。香港上市这个构想始于1990年。当时,国家科委、北京市领导多次提出,中关村新技术企业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要向产业化发展。我们自身也感觉到,我们这类企业要由技术资本型向产业资本型转变,中国高科技企业才有可能在世界高科技之林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怎么实现产业化?对四通这种以贸易型为主的企业,搞产业化,需要内部基础、外部基础和自身资本的积累。从企业内部讲,到了1991年,我们已经有了7年的历史,当时突出的问题是我们创造的效益,只有
关键词
香港上市
高科技企业
产业化发展
实现产业化
企业发展
中关村
四通
产业资本
股票
技术资本
分类号
F832.51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营科技企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认领
8
作者
段永基
机构
四通集团公司
总裁
出处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 37-39,共3页
文摘
<正> 这里,我想就民营科技型企业面临的新挑战和四通公司的应对措施,以及我们对政府部门的希望,发表些不太成熟的意见,谨供参考。一、民营企业所面临的挑战民营科技企业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来自何处? 第一方面的挑战,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民营科技企业创业初期机制上的相对优势,我认为已经近乎全部丧失。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形态将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并对我们的企业将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首先,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将发生或逐步发生根本性的变
关键词
民办
科技企业
措施
分类号
F276.4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努力探索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的途径
认领
被引量:
1
9
作者
段永基
机构
四通集团公司
总裁
出处
《亚太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 70-72,共3页
文摘
<正> 跨国企业的模式,大致可以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具有相当技术实力和经营能力的产业型企业集团;第二类是具有较强国际经营能力的贸易型公司;第三类是具有雄厚资金实力的金融财团型企业。因此,每一个企业在选择它的国际化战略,设计它的跨国经营模式时,必须认准自己的方位,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择最佳的途经。
关键词
高技术企业
国际化
分类号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通未来发展模式:靠金融和证券手段进行资本积累
认领
10
作者
段永基
机构
四通集团公司
!
总裁
出处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1994年第1期6-6,共1页
文摘
从80年代末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调整。这是政治调整之后的必然结果。市场国际比、经营集团化、资本人格化,经济调整的这三大趋势,今天体现得更加明显:世界级的大公司纷纷看中了中国市场,并把他们的脚伸进了中国市场;一些公司开始合并、联合,以抗衡大公司的竞争,抵御市场、资金及政治等各种风险。
关键词
未来发展模式
资本人格化
证券
中国市场
金融
资本积累
三大趋势
发展的新模式
大公司
集团化
分类号
F279.26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音乐制作与表演的新工具——电脑音乐系统(中)
认领
11
作者
王缉志
机构
北京
四通集团公司
执行副
总裁
总工程师
出处
《人民音乐》
1992年第3期47-47,共1页
文摘
【正】 作为“乐队”指挥角色的计算机,它在此处最主要的功能是按事先存放的乐曲实时地通过MIDI电缆向“乐队”的每一个成员发送各种演奏指令。为了这一用途可以制作较为简单的专用计算机,称之为音序器。当然,如果使用现在市场上流行的通用个人计算机如IBM/PC或MACINTOSH,则功能就更强
关键词
电脑音乐系统
新工具
音乐制作
专用计算机
个人计算机
录音
音序器
音乐表演
演奏
功能
分类号
J60 [艺术—音乐]
题名
音乐制作与表演的新工具—电脑音乐系统(下)
认领
12
作者
王缉志
机构
北京
四通集团公司
执行副
总裁
总工程师
出处
《人民音乐》
1992年第4期34-34,共1页
文摘
【正】 3、音色的制作本系统原配有128种音色,是由合成的声音与PCM音源的声音,用线性算法的方法合成产生的,该系统允许用户自己制作音色。
关键词
电脑音乐系统
新工具
音乐制作
音色
线性算法
合成
表演
声音
电视剧
用户
分类号
J60 [艺术—音乐]
题名
电脑音乐漫谈
认领
13
作者
王缉志
机构
北京
四通集团公司
执行副
总裁
总工程师
出处
《人民音乐》
1992年第4期47-47,共1页
文摘
【正】 电脑是高科技,音乐是艺术。电脑音乐——是高科技还是艺术?这真把人弄糊涂了。其实,电脑音乐是把高科技的电脑技术用于音乐艺术方面,它提高了音乐工作者的工作效率,丰富了音乐艺术的表现能力,增加了音乐艺术的表达形式。传统的乐器,靠弦乐琴弦的振
关键词
电脑技术
表现能力
电脑音乐
音乐艺术
高科技
表达形式
音乐家
工作效率
合成器
采样技术
分类号
J60 [艺术—音乐]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四通改制的基本思路
段永基
《企业文化》
2000
0
2
四通:迎接世纪之交的三大挑战
段永基
《科技潮》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尽快形成跨国经营能力——对民营科技企业二次创业的思考
段永基
《科学中国人》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四通的二次创业战略
段永基
《中外管理》
CSSCI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电子收款机在中国市场.特点.发展
刘菊芬
《中国计算机用户》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国经济改革中的民营企业
谈锋
《中外管理导报》
1995
0
7
四通股票在香港上市的经验
段永基
《中外管理》
CSSCI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民营科技企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段永基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努力探索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的途径
段永基
《亚太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四通未来发展模式:靠金融和证券手段进行资本积累
段永基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音乐制作与表演的新工具——电脑音乐系统(中)
王缉志
《人民音乐》
1992
0
12
音乐制作与表演的新工具—电脑音乐系统(下)
王缉志
《人民音乐》
1992
0
13
电脑音乐漫谈
王缉志
《人民音乐》
1992
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帐号登录
手机快捷登录
扫码登录
登录
注册新用户
忘记密码
第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馆外登录
获取短信验证码
登 录
第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馆外登录
使用
中文期刊助手
扫描二维码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标题
*
邮箱
*
反馈意见
*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
*
保存
取消
请在输入框中输入下图中的验证字符。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