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地保存着晚第四纪以来的多种沉积序列,记录了过去数十万年以来的古气候变化信息.文章通过地层对比与OSL测年相结合,建立了毛乌素沙地中部乌审旗地区发育厚11.6m的MLL黄土剖面245 ka B.P.以来的年代框架,并对地层划分、沉积特征...毛乌素沙地保存着晚第四纪以来的多种沉积序列,记录了过去数十万年以来的古气候变化信息.文章通过地层对比与OSL测年相结合,建立了毛乌素沙地中部乌审旗地区发育厚11.6m的MLL黄土剖面245 ka B.P.以来的年代框架,并对地层划分、沉积特征及其古环境指示意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LL地层剖面是与黄土高原地区相似但又具有特殊性的黄土-古土壤序列,同时也明显不同于沙漠-黄土过渡带常见的古风成砂-古土壤序列.该剖面出露了L3以上连续稳定的黄土-古土壤沉积层以及地表风沙层FS.L1的上下砂黄土层之间夹有一个弱发育古土壤层,S1和S2分别具有两个古土壤复合层,紧接S1、S2a、S2b及L1b底部发育有连续稳定的钙结核淀积层.地表风沙层下部有薄层弱发育砂质土层,未见明显的全新世中期古土壤(S0)发育.L1、S1与S2具有与典型黄土相似的一般特征,可作为MLL剖面地层划分以及年龄控制的标志层.MLL剖面黄土层和古土壤层中的砂质成分含量均较高,>63 μm砂粒含量分别达到了57.11%和44.77%,但在全剖面未见埋藏古风成砂层存在.MLL剖面CaCO3含量的旋回变化与黄土高原地区一致,黄土层CaCO3含量显著高于古土壤层,发育较好的S1b、S2b中CaCO3含量分别只有0.13%、1.31%.MLL剖面不同层次之间的磁化率对比不明显,黄土磁化率值与古土壤相差极小.245 ka B.P.以来强劲的冬季风作用和风尘堆积,使毛乌素沙地中部一直处于鄂尔多斯高原“风沙高原”的控制之下,即使在暖湿气候条件下的间冰期,粘化层风化淋滤作用也相对较弱.展开更多
文摘毛乌素沙地保存着晚第四纪以来的多种沉积序列,记录了过去数十万年以来的古气候变化信息.文章通过地层对比与OSL测年相结合,建立了毛乌素沙地中部乌审旗地区发育厚11.6m的MLL黄土剖面245 ka B.P.以来的年代框架,并对地层划分、沉积特征及其古环境指示意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LL地层剖面是与黄土高原地区相似但又具有特殊性的黄土-古土壤序列,同时也明显不同于沙漠-黄土过渡带常见的古风成砂-古土壤序列.该剖面出露了L3以上连续稳定的黄土-古土壤沉积层以及地表风沙层FS.L1的上下砂黄土层之间夹有一个弱发育古土壤层,S1和S2分别具有两个古土壤复合层,紧接S1、S2a、S2b及L1b底部发育有连续稳定的钙结核淀积层.地表风沙层下部有薄层弱发育砂质土层,未见明显的全新世中期古土壤(S0)发育.L1、S1与S2具有与典型黄土相似的一般特征,可作为MLL剖面地层划分以及年龄控制的标志层.MLL剖面黄土层和古土壤层中的砂质成分含量均较高,>63 μm砂粒含量分别达到了57.11%和44.77%,但在全剖面未见埋藏古风成砂层存在.MLL剖面CaCO3含量的旋回变化与黄土高原地区一致,黄土层CaCO3含量显著高于古土壤层,发育较好的S1b、S2b中CaCO3含量分别只有0.13%、1.31%.MLL剖面不同层次之间的磁化率对比不明显,黄土磁化率值与古土壤相差极小.245 ka B.P.以来强劲的冬季风作用和风尘堆积,使毛乌素沙地中部一直处于鄂尔多斯高原“风沙高原”的控制之下,即使在暖湿气候条件下的间冰期,粘化层风化淋滤作用也相对较弱.